给每个问题一个最好的答案

最方便的ChatGpt使用方法

天文望远镜怎么选?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1 个回答

admin - 书生,情报局长

天文望远镜的综合品质主要由光路结构、镜头品质、镜筒结构精度、台架功能及稳固性、功能附件、人性化设计几方面来保证,所以在选择天文望远镜时可根据这几方面结合技术参数、个人喜好及购买能力选择.

光路结构:天文望远镜光路大体可分为三类,即折射式、反射式及折反射式,三类结构各具特色.

1、折射式:折射式天文望远镜具有成像清晰锐利、携带操作便捷、品质稳定、便于维护等特点,但折射式光路通过透镜会产生色差,不过采用消色差设计的物镜组可将色差控制在较好的范围,还有就是大口径折射式物镜对材料要求、精度要求高,制造成本也高。

2、反射式: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特点是没有色差、制造成本低、口径可做的更大等特点,但有球差。使用中需要经常调试光轴,不易维护,体积大携带操作不便,最大缺点是主物镜反射膜容易氧化,一般3-5年需送回厂家重新镀膜。

3、折反式:折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综合了折射式和反射的优点,但仍有需要调试光轴、不易维护等缺点。焦距长视场小,不太适合地面观测,且结构复杂往往厂家装配调试难以达到设计指标,而且制造成本高。

综合上述特点,反射式适合追求大口径、有一定调试能力的天文爱好者,折反式因国产型号还不太成熟,进口型号价格很高,所以适合对成像质量要求高经济能力强的天文爱好者。折射式的中小口径国产镜非常成熟,价格适中,无需专业知识、专业调试,最适合普通家庭使用,所以以下介绍只针对国产折射式天文望远镜。

镜头品质:折射镜的镜头品质主要由镜头材料、磨精度和镀膜来保证。

1、 材料:折射镜镜头采用两片或两片以上不同材料的光学玻璃组合以达到消除色差的目的,一般采用标号为ZF1、K9光学玻璃组合,也有采用低色散的ED、萤石等特殊材料,但材料及加工成本都非常高,大约为前者的十倍左右,80mm口径的套机售价在万元左右,对于普通家庭难以接受也没太大必要。所以选择精度较高的ZF1、K9光学组合就可以了。

2、 磨制精度:磨制精度各厂家标准不同,肉眼也难以辩别,所以只能从知名厂家知名品牌中考虑。

3、 镀膜:镜头镀膜的目的是增加透光率,天文望远镜物镜常见的镀膜有单层膜、多层膜及多层宽带膜,其中多层宽带膜最佳,外观辩别方法:单层膜为蓝色,多层膜为紫色,多层宽带膜正面看为绿色,侧面看泛紫色。还有一种在双筒望远镜中常见的红膜最不可取,不但不能增透反而阻碍进光,不法商家称为红外线望远镜来欺骗消费者,被专业人员及爱好者骂为“红头苍蝇”。

镜筒结构精度:镜筒结构精度高能保证光学镜头始终处于最佳态。市面上常见的天文望远镜有全金属材料和半金属材料,全金属就是镜身为通体金属材料制成,半金属多为镜管为金属而调焦系统或物镜座为塑料,当然全金属更能保证镜头精度,但半金属价格低廉。还有镜管虽然都是金属但材料厚度各厂家有较大差异,同样是80mm口径的望远镜有的只有1mm,而有的达2mm。挑选时用手对比拍拍镜管便知。镜筒精度还包括物镜固定部件、调焦系统的机加工精度及与插接件的连接精度。近期市场上出现的一种无齿驱动调焦系统,采用硬磨擦驱动精度达到相当水平,调焦手感非常顺畅。若要连接相机摄影最好选择金属结构的调焦系统,有足够的钢性在负载相机时也能保证光轴精度。

台架功能及稳固性:台架为三脚架和其他连接机构的总称,其结构有赤道式和地平式,赤道式方便跟踪因地球自转而移动的天体,而对地面目标观测不但操作不便而很重不便携带。地平式携带方便,对地面目标也便于操作,但在追踪移动的天体就困难些了,具体怎样选择只能看你偏向天体观测还是地面观测。本人认为对于入门的家庭选择一款配有较稳固照相机通用三脚架的地平式套机较为合适,地面当然最合适,天体也可观测,只是长时期观测追踪时费事点,这种三脚架携带操作都非常便捷,还可单独供你的照相机使用,等对天体有了较浓厚兴趣再购一套赤道仪。

无论什么结构的台架首先要求稳固,否则星星会在视场中跳来跳去无法观测,当然再稳固的台架也会抖晃,只是抖晃程度不同而已,挑选时将几台初步选定的型号都架起来对好目标观测,用手以同样的力度分别拍打望远镜同一个部位,观测望远镜视场中的目标抖晃持续时间,从拍打到目标抖晃静止时间越短越好。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