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商品分类:萹蓄

萹蓄

扁蓄(学名:Polygonum aviculare L.)是蓼科蓼属植物。一年生草本。茎平卧、上升或直立,高10-40厘米,自基部多分枝,具纵棱。叶椭圆形,狭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4厘米,宽3-12毫米。花单生或数朵簇生于叶腋,遍布于植株。瘦果卵形。花期5-7月,果期6-8月。

广泛分布于北温带;在中国各地都有分布。生长于海拔10-4200米的田边路、沟边湿地。

主要以幼苗及嫩茎叶为食用部分,是中国民间传统的野菜。嫩茎叶中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干品中含钾、钙、镁等多种矿物质,其鲜品和干品可用作牛、羊、猪、兔等的饲料。

而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这种名为萹蓄的植物在战国两汉时期的书籍中就有出现,此后在文论和诗集中也被提及过,是一种拥有很长历史的植物。而它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其利尿通淋,杀虫,止痒的药用价值。因而,在《神农本草经》之后的许多医书中,都或多或少地对于这种药材的生存环境、性状、功效进行过记载。…详情

一年生草本。茎平卧、上升或直立,高10-40厘米,自基部多分枝,具纵棱。叶椭圆形,狭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4厘米,宽3-12毫米,顶端钝圆或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全缘,两面无毛,下面侧脉明显;叶柄短或近无柄,基部具关节;托叶鞘膜质,下部褐色,上部白色,撕裂脉明显。

花单生或数朵簇生于叶腋,遍布于植株;苞片薄膜质;花梗细,顶部具关节;花被5深裂,花被片椭圆形,长2-2.5毫米,绿色,边缘白色或淡红色;雄蕊8,花丝基部扩展;花柱3,柱头头状。瘦果卵形,具3棱,长2.5-3毫米,黑褐色,密被由小点组成的细条纹,无光泽,与宿存花被近等长或稍超过。花期5-7月,果期6-8月。

褐鞘蓼(Polygonum aviculare L. var. fusco-ochreatum (Kom.) A. J. Li)与原变种不同处是:托叶鞘全部为褐色。分布于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生长于海拔30-900米的田边路旁。

广泛分布于北温带;在中国各地都有分布。生长于海拔10-4200米的田边路、沟边湿地。

喜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抗热、耐旱。种子在10℃以上萌发,15-27℃植株生长良好。其瘦果抗寒性极强,在-40℃低温下能正常越冬。对士壤适应性强,一般土壤均能生长良好,即使在盐碱沙荒地上都能生长,但在富含有机质、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上生长旺盛。

选地:选地必须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要求,远离工矿企业污染源,空气清新,土壤状况良好,灌溉水质较好,农田土壤和灌溉水多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1。为获得较高的产量,应选择地势平坦、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或壤土。

整地施肥:冬季深翻晒垡或早春耕翻,耕翻深度一般为20-25厘米。扁蓄对氮、磷、钾需求量大,应施足基肥。耕翻前每亩施入有机肥2500-3500千克,复合肥30-40千克。然后整细、耙平,南北方向做畦,畦面宽1-1.2米,埂高15厘米,宽25厘米,长度不限。

3月初做好畦,灌水浇透,当土壤温度达10℃以上时即可播种。因扁蓄种子有休眠特性现多春季露地栽培,从3月中旬至4月下旬可以陆续播种,以3月下旬播种产量最高。过早播种,天气寒冷,常发生倒春寒,出苗困难,此时要采用表面覆盖;过迟播种,采收期短,产量低。一般撒播,也可条播,每亩用种1千克左右。播前1天浇小水,将1份种子与3~5份草木灰或细沙混合均匀播种,播后覆盖细土1-1.2厘米。温度夜晚为3-5℃。白天8-10℃,播后7天出苗,10天苗齐,出苗率达9%以上。般出苗期为7-10天。

间苗:为了提高利用率,进行两次间苗,第一次在苗齐后10天左右,第二次在苗高5-6厘米时,可对间下来的苗出售或食用。结合间苗进行浇水和除草,并第一次追肥,每亩冲施尿素10~15千克。

施肥:春播扁蓄生长期短,一般追肥3次,在间苗追肥后20天左右追施第二次,第三次在第二次后15天左右进行。以氮肥为主,每次每亩冲施尿素10-15千克或磷酸二铵15千克。

浇水:扁蓄对土壤水分要求不太高,以土壤见干见湿为宜。苗期出苗前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也可结合间苗浇小水。

其他管理:扁蓄通常是撒播,杂草与其混生在起,除草工作比较困难,应结合间苗拔除杂草;扁蓄生长稠密,易发生落叶等现象,影响其品质,所以应及时间苗、采收。扁蓄生长期一般没有病虫害。

采收:扁蓄应分次采收,当分枝高度达到10-15厘米时,采收茎顶端的幼嫩茎、叶部分出售或食用。

留种:9月中下旬至10月割取扁蓄植株,晾晒干后手工轻搓或机械脱粒,用细筛子过筛,清除上部的叶和枝条,果实装袋备用。

食用:扁蓄主要以幼苗及嫩茎叶为食用部分,每年3-4月份野外采集,是中国民间传统的野菜,也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野生蔬菜。

饲料:嫩茎叶中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干品中含钾、钙、镁等多种矿物质,其鲜品和干品可用作牛、羊、猪、兔等的饲料。

而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这种名为萹蓄的植物在战国两汉时期的书籍中就有出现,此后在文论和诗集中也被提及过,是一种拥有很长历史的植物。而它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其利尿通淋,杀虫,止痒的药用价值。因而,在《神农本草经》之后的许多医书中,都或多或少地对于这种药材的生存环境、性状、功效进行过记载。

在先秦两汉时期的典籍当中就有过不少对于萹蓄的记载。有趣的是,跟许多其他历史悠久的植物不同,植物在历史演化的过程中,受到地域文化、用途功效的影响,其名称几经更改,然而萹蓄从其出现伊始至今都沿用这相同的名字。

萹蓄还是一种历史文化十分悠久的植物,我们可以经常在古代的医书记载中发现它的身影。最早出现可供考据的史料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吴普在他的医书《吴普本草》中记载到,“萹畜, 一名蓄辨, 一名变蔓”。在这里就直接提到的萹蓄中的萹字,可见后来演变成扁竹是经过了很多简化。

李庆伟,李培胜.扁蓄的栽培技术[J].科学种养,2006,(第2期):22

商品分类/萹蓄.txt · 最后更改: 2022/05/10 18:08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