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商品分类:茵陈蒿

茵陈蒿

茵陈蒿(学名: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是菊科,蒿属半灌木状草本植物,植株有浓烈的香气。主根明显木质,茎单生或少数,高可达120厘米,红褐色或褐色,基生叶密集着生,常成莲座状;叶片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每侧有裂片,小裂片狭线形或狭线状披针形,通常细直,头状花序卵球形,有短梗及线形的小苞叶,总苞片草质,卵形或椭圆形,背面淡黄色,有绿色中肋,花序托小,凸起;花柱细长,伸出花冠外,花冠管状,花药线形,长三角形,瘦果长圆形或长卵形。7-10月开花结果。分布于中国辽宁、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及四川等地;朝鲜、日本、菲律宾、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俄罗斯也有分布。生长在低海拔地区河岸、海岸附近的湿润沙地、路旁及低山坡地区。茵陈蒿富含维生素及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20余种氨基酸,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食用,蒸食,可凉拌均可。(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有道是:“茵陈蒿汤治阳黄,栀子大黄组成方,栀子柏皮加甘草,茵陈四逆治阴黄”,茵陈蒿汤是我国中医的经典方剂之一,最早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别看这两本医学典籍听起来名声不显,实际两者合二为一便是大名鼎鼎的《伤寒杂病论》。…详情

半灌木状草本,植株有浓烈的香气。主根明显木质,垂直或斜向下伸长;根茎直径5-8毫米,直立,稀少斜上展或横卧,常有细的营养枝。茎单生或少数,高40-120厘米或更长,红褐色或褐色,有不明显的纵棱,基部木质,上部分枝多,向上斜伸展;茎、枝初时密生灰白色或灰黄色绢质柔毛,后渐稀疏或脱落无毛。营养枝端有密集叶丛,基生叶密集着生,常成莲座状;基生叶、茎下部叶与营养枝叶两面均被棕黄色或灰黄色绢质柔毛,后期茎下部叶被毛脱落,叶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4(-5)厘米,宽1.5-3.5厘米,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每侧有裂片2-3(-4)枚,每裂片再3-5全裂,小裂片狭线形或狭线状披针形,通常细直,不弧曲,长5-10毫米,宽0.5-1.5(-2)毫米,叶柄长3-7毫米,花期上述叶均萎谢;中部叶宽卵形、近圆形或卵圆形,长2-3厘米,宽1.5-2.5厘米,(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小裂片狭线形或丝线形,通常细直、不弧曲,长8-12毫米,宽0.3-1毫米,近无毛,顶端微尖,基部裂片常半抱茎,近无叶柄;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5全裂或3全裂,基部裂片半抱茎。

头状花序卵球形,稀近球形,多数,直径1.5-2毫米,有短梗及线形的小苞叶,在分枝的上端或小枝端偏向外侧生长,常排成复总状花序,并在茎上端组成大型、开展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4层,外层总苞片草质,卵形或椭圆形,背面淡黄色,有绿色中肋,无毛,边膜质,中、内层总苞片椭圆形,近膜质或膜质;花序托小,凸起;雌花6-10朵,花冠狭管状或狭圆锥状,檐部具2(-3)裂齿,花柱细长,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锐;两性花3-7朵,不孕育,花冠管状,花药线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圆钝,花柱短,上端棒状,2裂,不叉开,退化子房极小。瘦果长圆形或长卵形。花果期7-10月。

分布于中国辽宁、河北、陕西(东部、南部)、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东部、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及四川等地。朝鲜、日本、菲律宾、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前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生于低海拔地区河岸、海岸附近的湿润沙地、路旁及低山坡地区。

选地整地:选择阳光充足,土壤肥力较高的沙质壤土及排水良好的地块,将土壤耕翻、耙平、去杂草、开沟做畦,畦高20厘米,宽1米,畦面东西向,种植行南北向,以利于充分吸收阳光,并施腐熟的有机肥4000千克作基肥。播种施肥: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每667平方米用种量50-100克,将种子与细沙拌匀,然后撒播,薄薄覆土,保持湿润,幼苗出齐,除草浇水。在苗高4-5厘米时进行间苗,保持株距5厘米,使其均匀生长。播后1个月需进行首次松土除草和施肥,以后视情况而定。施肥主要以人粪尿和速效肥为主,一般当年春季不采收,使其根系粗壮,以免形成草荒,便于冬季移植栽培。

施肥:茵陈蒿是多年生深根性植物,在母根定植前,温室或塑料棚需进行土壤深翻和施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千克,通过深翻混于土中,然后整细耙平,使土壤疏松。挖取母根:当10月份地上部植株开始凋零时,选择根系粗壮的野生茵陈蒿作母根挖时去掉泥土,立即埋入湿土或湿沙中,以防失水影响生活力。定植采挖的母根应及时定植,每隔15厘米开10厘米宽沟,沟内浇足定植水,株距为15厘米。保护地管理:①定植后,新叶生长前一般不需经常浇水,如果土壤干旱时可用喷壶浇水。待茵陈蒿长出新叶时,进行松土打垄。②定植后出现缺苗时应及时补栽。③避免施化肥,在施足基肥基础上,整个生长过程一般不施化肥,以保证茵陈蒿的食用品质。④温室栽培应抓住冬季市场,入冬后维持10℃以上,茵陈蒿就能正常生长。⑤塑料棚栽培,在越冬后应尽早扣棚,促进茵陈蒿早萌发,以增加收益。⑥在保护地中茵陈蒿生长期约70天,可连续采收两茬。当嫩苗高10厘米以上时,可贴近茎基部采收。

茵陈蒿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B,并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20余种氨基酸,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在春天,多食用茵陈蒿亦能起到很好的防病、保健作用。与其它野菜一样,春季服食茵陈蒿方法很多,可蒸食,可凉拌,也可在煮粥时把茵陈蒿直接放入锅中同煮,茵陈蒿粥味道也比较鲜美。

有道是:“茵陈蒿汤治阳黄,栀子大黄组成方,栀子柏皮加甘草,茵陈四逆治阴黄”,茵陈蒿汤是我国中医的经典方剂之一,最早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别看这两本医学典籍听起来名声不显,实际两者合二为一便是大名鼎鼎的《伤寒杂病论》。

茵陈蒿与青蒿绝对算得上是一对欢喜冤家,它们身上既能看到共同生长的和谐,又能看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势不两立。然而估计很少会有人想到,这两种看起来相似但似乎又有些不同的植物居然是同一种植物!没错,它们都是菊科,春黄菊族,蒿属的植物,可以说茵陈蒿就是青蒿,青蒿就是茵陈蒿!

古人对于茵陈蒿的认识并不少,在古代,茵陈蒿在中药界又被称为茵陈,始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上,被列为上品,汉末的《名医别录》中记载:“茵陈声太山及山丘陵坂岸上。”南朝有名的“山中宰相”陶弘景曾这样描述茵陈蒿:“似蓬蒿而叶紧细,秋后茎枯,经冬不死,至春又生。”

秋天是个神奇的季节,在这个神奇的季节里,许多植物已经成熟,比如玉米柿子红薯等等。可是有的却正在播种栽植,比如小麦莴笋等,而有的则正在迅猛的生长,比如满地刚刚发芽的野菜野草。大概是由于秋天气候温润,雨量充沛的缘故,甚至和春天的气候类型差不多。有时候,果树还会生出嫩芽,甚至结出…

文丨小昭摘要:这东西,3月4月价值很高,别当杂草,明年要珍惜。我们都知道,大部分的野生植物只要它是有价值的,那么一般情况下都会一直有价值,并不会跟随植物的生长而变化,除非是可以食用的野菜类。比如说,有些野菜在春天的时候,也就是嫩幼的时候,它可以采摘食用,而到了枝叶长粗长大的…

刘学东,秦水亮,李东霞. 特菜新品——茵陈蒿[J].蔬菜.2009年,第1期:7

张冬梅.茵陈蒿及其保护地栽培[J].吉林蔬菜.1996年04期:34-35

CCL4诱导大鼠肝损伤模型的代谢组学及茵陈蒿汤的干预作用研究.

商品分类/茵陈蒿.txt · 最后更改: 2022/05/10 18:08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