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音乐:古典音乐:理查施特劳斯

理查.施特劳斯(施特劳斯)

Richard Strauss: Elektra 理查德.施特劳斯,男,1864年6月11日出生于德国,1949年9月8日逝世,音乐家。主要作品有《唐·璜》《死与净化》等。

生平

1864年6月11日,德国慕尼黑宫廷乐队首席圆号手弗朗茨·约瑟夫·施特劳斯的家里,一个婴儿呱呱堕地,他就是后来在德奥以至世界乐坛闻名遐迩的理查德·施特劳斯。理查·施特劳斯从小就显示出音乐才能,四岁就跟父亲的一个朋友学钢琴,八岁又跟表兄学小提琴,十一岁起,跟随宫廷乐队的助理指挥F·W·梅耶尔学习作曲理论。理查·施特劳斯的父亲音乐趣味十分保守,他信奉的音乐上帝是莫扎特,贝多芬等古典大师,对瓦格纳及其学说深恶痛绝,也不让孩子听十九世纪后半叶的音乐作品。因此,小理查在家里接受到的音乐教育十分有限。

1874年 理查·施特劳斯念完了小学,在城里的路德维奇中学读书。他在学校里听了瓦格纳的作品,观看了《汤豪瑟》《齐格弗里德》和《罗恩格林》的演出,他的心被这伟大的艺术所震撼。他曾写道:“尽管父亲反对,我迈进了这魔术般的艺术世 界──《尼柏龙根的指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等。我还记 得十七岁第一次读《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总谱时自己那出神入 化、急不可耐的情形。”(引自理查·施特劳斯:《回忆录》(1949年))理查·施特劳斯音乐风格正是在那时 逐渐成型。他少年时代的作品有A大调弦乐四重奏、降E大调节 日进行曲、b小调钢琴奏鸣曲和钢琴小品数首。

1882年冬,理查·施特劳斯在慕尼黑大学攻读哲学、美学和艺术史等课程,他始终没有机会进入音乐学院系统地学习音乐。 1883年,他离开大学,专心从事音乐创作。在大学期间他创作的d小调交响曲、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F大调大提琴奏鸣曲、 降E大调小夜曲分别在维也纳、德累斯顿演出,受到公众欢迎。

1884年他首访柏林,结识了著名指挥家汉斯·冯·彪洛。彪洛当时德高望重,很看中这位年轻人,称他为“迄今为止、勃 拉姆斯之后最有个性的作曲家”,请他为美因根宫廷乐队写了降B 大调组曲,并亲自指挥首演。 这个时期他的作品,有F大调圆号协奏曲、f小调交响曲、钢琴音画、c小调钢琴弦乐四重奏、九首为格林诗写的艺术歌曲 以及根据歌德诗《流浪者的冲锋歌曲》写的声乐合唱套曲等等。这 些作品先后在德国演出。彪洛亲切的称他“理查三世”,致使理查·施特劳斯很快成名。

1885年理查·施特劳斯被任命为美因根宫廷乐队副指挥, 在彪洛的面授下学习指挥。不久他就登台献艺,指挥演出自己的 f小调交响曲和莫扎特c小调钢琴协奏曲(K.491),并自任独奏 部分。勃拉姆斯──这位莱比锡乐派的泰斗在美因根听了理查· 施特劳斯作品后,评论道:“音乐很迷人,但很多地方主题离题。” 不久,彪洛辞职。萨克森──这位美因根公爵要任命理查·施特劳斯为继任乐队队长,同时也要削减乐队人数。理查·施特劳斯 深为不满,没有接受这个职务,离开了美因根。以后他同慕尼黑歌剧院签订了任第三指挥的三年合同。

在美因根宫廷乐队工作期间,理查·施特劳斯与乐队第一小 提琴手阿历克山·里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里特的妻子是瓦格 纳的一个侄女,同时,里特也是瓦格纳和李斯特艺术的虞诚追随 者,他的这种艺术倾向影响了理查·施特劳斯。里特劝理查·斯 特劳斯放弃古典主义倾向,读瓦格纳的文论,读叔本华的书,跟 随柏辽兹、李斯特、瓦格纳的浪漫路线。在美因根理查·斯特劳 斯完成了自己艺术思想的转变。他写道:“新的(艺术)观念必 须有新的(艺术)形式──这就是李斯特交响诗的原则,决定创 作的真正因素是诗歌的意念──这成为我后来写交响诗的指导原 则。”(引自理查·施特劳斯:(回忆录)。)真正作为理查·施特劳斯艺术思想转变的标志,则是他在 此期间创作的交响幻想曲《意大利》,这表明他从无标题器乐创作 转为写标题音乐,音乐风格从追随门德尔松转为追随李斯特。对 这首转折性作品的评价,人们褒贬不一。也许,公众需要一段时 间来熟悉并适应这“新”的理查·施特劳斯风格。

在慕尼黑歌剧院的三年期间,理查·施特劳斯除了指挥了几 场莫扎特相威尔第的歌剧作品之外,很少有机会参加重要作品的 演出。

1887年,在莱比锡当客串指挥时,他认识了奥地利作曲家 古斯塔夫·马勒,很快成功一个热衷于马勒艺术的人。这年夏天,他开始创作音诗作品《麦克白斯》、《唐·璜》和《死与净化》。 他爱上了女高音歌手保琳娜·德·安娜。在以后的几年里,他同 安娜合作演出了几部著名歌剧(包括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莫扎特的《女人心》──这是理查·施特劳斯最喜爱的两 部名剧)。

1894年,他俩终成眷属。他送给她的结婚礼物是四首艺术歌曲(Op.27),分别题为《早晨》、《开西丽》、《安静吧,我 的灵魂》和《秘密的请求》。

1889年以后,他的音诗《唐·磺》、《死与净化》等相继演出,获 得巨大成功。理查·施特劳斯也被评论界公认为瓦格纳死后最重 要的德国作曲家。同年,他结束了在慕尼黑歌剧院的任职。

1891 年,理查·施特劳斯到拜罗特剧院(拜罗特剧院是瓦格纳作品的演出场所,曾轰动一时,有“拜罗特胡圣地”之 称.)当合唱指挥,深受瓦格纳遗 孀科西玛的赏识。

1893年8月,他在拜罗特剧院指挥演出《汤豪 瑟》盛况空前;在慕尼黑指挥演出《后宫诱逃》、《女人心》、《唐·磺》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名剧时,也大受欢迎。

但是, 在排练他自己的歌剧《贡特朗》时却遇到了麻烦。歌手们拒绝演 唱,这使施特劳斯痛苦不已。在以后数年内,他不得不放弃歌 剧创作,专门从事音诗创作。《梯尔·欧伦史皮格尔的恶作剧》 (1895年)、《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896年)、《唐·吉坷德》 (1897年)和《英雄的生涯》(1898年)等作品一个接一个脱颖而出, 都受到了欢迎和好评。

1896-1898年 理查·施特劳斯的指挥生涯达到了顶峰。他 担任柏林皇家歌剧院首席指挥,在八个月的演出季节里,他指挥 了71场音乐会,25部歌剧(包括两次《尼柏龙根的指环》四部剧 的全套演出)。在魏玛他发掘、演出了李斯特的《浮土德》等作 品,在柏林演出了格里格、马勒、西贝柳斯和艾尔加等人的作 品。理查·施特劳斯作为指挥家的才能与声望是不可忽略的。他 同马勒、魏因加特纳一起左右了1890~1910年间的德奥音乐演出 活动,并不时去欧洲各地旅行演出。

理查·施特劳斯并未因第一部歌剧《贡特朗》的写作失败而 气馁,仍不断在探索写新的歌剧。1901年,他完成了歌剧《火荒》 的音乐创作。这是根据中世纪佛兰德传奇而写的喜剧作品,在德 累斯顿首演,大获成功,卖座持续了好一阵子。这给了理查·斯特劳斯极大的鼓舞。

1903年理查·施特劳斯完成了歌剧《莎乐美》的创作,1905 年底在德累斯顿首演。这部作品的唯美倾向及对变态情欲的描写,曾招来各国检查机关的麻烦,但在音乐上却是理查·斯特劳 斯歌剧作品的巅峰之作。音乐的夸张手法同剧本中露骨描写异曲同工。

1904年,理查·施特劳斯完成交响乐《家庭交响曲》,在纽约公演,作者亲往指挥。

1908年理查·施特劳斯认识了奥地利诗人、戏剧家雨果·冯·霍夫曼史塔尔,开始同他合作。他们合作的第一部作品就是 《艾莱克特拉》──一部比《莎乐美》更为外在、但音乐上略逊一 筹的歌剧。1910年,他们又合作完成了三幕喜歌剧《玫瑰骑士》。 1911年,在德累斯顿公演受到歌剧界的普遍赞赏,成为理查·斯 特劳斯歌剧作品中的保留剧目。

1913年理查·施特劳斯完成合唱歌曲《德意志经文歌》,管 弦乐《节日前奏曲》等作品。

1914年5月牛津大学授予理查·施特劳斯音乐博士学位, 庆贺他五十岁寿辰。同年,他开始创作歌剧《无影夫人》。第一次世 界大战爆发后,他写了《阿尔卑斯交响乐》,1915年10月在柏林首 演。1916年,霍夫曼史塔尔推荐赫尔曼·巴尔作理查·施特劳斯 脚本的作者。理查·施特劳斯用自己同夫人保琳娜婚姻的一段插 曲,构思了歌剧《间奏曲》,直到1924年才完成。

1910-1918年理查·施特劳斯一直是柏林皇家歌剧院常 任指挥。从1919年起,他移居维也纳,任当地国立歌剧院指挥。 这期间,他创作较少,除歌剧《间奏曲》之外,还有芭蕾舞剧《掼 奶油》。

1923年他与霍夫曼史塔尔再度合作,创作了歌剧《埃及的 海伦娜》,五年后首演失败。被评论家一致认为它是表明理查·施特劳斯创作力已衰竭的代表作品。1928~1932年写的歌剧《阿 拉贝拉》也缺乏新意,与之早期作品风格雷同。

1933年当理查·施特劳斯着手写一部新的歌剧作品《沉默 的妇人》时,以希特勒为首的国家社会党掌权了。作为音乐家的 理查·施特劳斯,几十年来一直不问政治,他看不起许多政治家,只专心从事艺术。但在这年的拜罗特音乐节上,著名指挥家托斯卡尼尼因抗议纳粹党人迫害犹太人,拒绝参加演出。而理查·施特劳斯为挽救艺术节和出于对瓦格纳艺术的尊敬,代替托斯卡尼尼指挥了这场有纳粹党要人参加的盛大演出。

鉴于理查·施特劳斯当时的声誉,纳粹党很需要这样一位文化要人起宣 传作用。因此,他们大肆渲染理查·施特劳斯的这个举动,把他指挥这场演出视为支持纳粹党的证据。这年11月,宣传部长戈培尔组建纳粹“国家音乐局”时,未经本人同意就任命理查·斯特劳斯为局长,理查·施特劳斯就这样展开了自己历史上不光彩的一页。

理查·施特劳斯缺乏政治意识,或者说,他具有德国庸人的劣根性。在当国家音乐局局长期间,他甚至没有发现当时与他合 作创作歌剧的脚本作者是几年前认识的犹太人史蒂芬·茨威格。 为此,纳粹在电台广播中指责理查·施特劳斯。茨威格去苏黎世避难,推举别人为理查·施特劳斯写剧本。理查·施特劳斯不愿正视现实,还坚持在海报和节目单上写上已被撤下的茨威格的名 字。他的这一要求做到了,但曾许诺出席歌剧《沉默的妇人》首演式的希特勒、戈培尔等人却没有来。四天之后,纳粹宣布禁演这部歌剧,并命令理查·施特劳斯以健康原因辞去国家音乐局局长跑职务。于是,理查·施特劳斯委曲求全,给希特勒写了一封卑躬屈膝的信。虽然,他这样做保住了职位,但是,法西斯头目们再也没对他及他的家庭施舍过特殊的宠信。

1938年由理查·施特劳斯作曲、J·格里戈作词的歌剧《自由节》首演。这是部歌颂和平的戏。但出于不可告人的政治、军事目的,纳粹当局对它表现了不同寻常的热情,让它连续演了一百场,给人造成歌舞升平的假象。自然,理查·施特劳斯的创作 成为这个非正义事业的宣传品,不能不说是对他的一个极大讽 刺。接着,他们俩人又合作了一部歌剧《戴安娜的爱》,这是理查·施特劳斯最后的歌剧作品。

1939年战争爆发了,对纳粹来说,理查·施特劳斯此时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在加米施,他拒绝让德军的散兵游勇住到家里来。于是,他的犹太籍媳妇爱丽丝及其子女们被驱逐出德国。 1941年,理查·施特劳斯全家被允许在维也纳定居。他在那里写 了第二圆号协奏曲,风格似乎回到了年轻时代的同类作品的模式。在维也纳他同纳粹党魁B·冯·西拉赫来往频繁,籍以保护自己。1944年6月,尽管官方不鼓励,为理查·施特劳斯八十寿 辰庆贺,西拉赫等人还是以私人身份搞了活动。理查·施特劳斯曾表示不在战争结束前首演《戴安娜的爱》但在友人克劳斯的劝说下,八月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演出。

1945年春,理查·斯特劳 斯为23件弦乐器写的《变形》似乎是对自己半个世纪以来音乐生涯的一种回顾。

1945年战争结束后,理查·施特劳斯夫妇自我流放到瑞士。 由于他的不光彩历史,他的名字被列在肃清纳粹分子裁判所的名单上。这期间,他写了双簧管协奏曲及其他一些木管乐曲。

1947 年,英国举办了一个理查·施特劳斯音乐节,请他来伦敦住了一 个月,并指挥演出他自己的作品,非正式地部分恢复了他的名 誉。

1948年,肃清纳粹分子裁判所正式宣告,允许他回到德国。

1949年5月,理查·施特劳斯拖着病体回国接受了大手术,随身 带着刚完成的《最后的四首艺术歌曲》。他赶上了6月里为他的八十五寿辰所举行的庆祝仪式;8月,心脏出了毛病。

1949年9月8日,他毫无痛苦地离开了人世。临死前,他对儿媳喃喃自语 道:“死亡就是这样,同我写的《死与净化》一模一样……。”

代表作品

《唐璜》Don Juan Op.20 开场

《最后四首歌》Vier letzte Lieder| 生命的挥别与重生

之一,终极情歌 ,爱情终结之时,时间从未开始,爱情开始之时,时间永不终结 无止境地轮回,用爱的名义,抹杀全部知觉,念出无解的咒语 此刻我已着魔,像任何人一样,我已经着魔 请唱起这支,终极情歌,告别并迎来,永恒的遗忘,被称为爱的漂泊

,之二,时间旅者 ,已经迷失了,爱留在哪朝哪代,心又给了谁,我穿梭在昨天,明日再一次到来? 墙上的虫洞,任我无数次往返,即使超越光速,追不上逝去的那天,某一个节点,连接瞬间与永远 我只是时间旅者,无力改变一切,每一次回溯,为了缅怀,也为那个,留下至爱的时代

,之三,回去未来 ,虫洞里看见了未来,我还来不及期待,未来会写一篇史诗,我还没开始构思 而今放弃穿越,时间和疑惑之门,做一个忠实的旅者,用生命驶往未来 为何来自过去的人,却回不到起点,你又从何而来,带我回去未来

,之四,路尽之梦 ,有没有听见号角,召唤我们行军?,身边的骑士已经,佩甲挎枪上马 无论路的尽头,面对怎样的敌人,带上过去的时代,以爱之名陷阵 就快到来了!,路的尽头,人们已点起火炬,那是最后的战场 或许等到那天,我们真能重逢,但愿先饮一杯美酒,然后才是永远同眠

Morgen, Op.27 No. 4 (1997 - Remaster)

死与净化 Tod und Verklärung, Op.24

Elektra, Op.58: "Orest! Orest ist tot!"

Salome , Op. 54, TrV 215:Salome, Op. 54, TrV 215: Dance of the Seven Veils

音乐/古典音乐/理查施特劳斯.txt · 最后更改: 2022/05/10 18:09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