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商品分类:藏族唐卡

藏族唐卡

藏族唐卡,也叫唐嘎,系藏文音译,是用彩缎织物装裱成的卷轴画。是富有藏族文化特色的一个画种。“唐卡”的画芯和装裱都离不开棉、麻、丝、帛这些农业文明的成果。 “唐卡”画源于寺院,它的传承历史与甘南拉卜楞寺院喜金刚学院传授有直接联系,属纯宗教事务类的师徒相传。“唐卡”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研究中国藏民族民间和宗教艺术均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同时具有可供世人观赏和收藏的价值。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甘南属于安多藏区,由于地缘关系,当地的唐卡绘画技法是深受汉地艺术风格影响的嘎玛贡画派。但是,嘎玛贡画派毕竟是16世纪盛行的一种画派,当前,勉唐派和勉萨派代表着唐卡绘画艺术的新的发展水平。

唐卡(Thang-ga)也叫唐喀,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经考证,唐卡的形式与游牧部族的生活经历有关。藏民在辽阔而荒凉的高地上逐水草而居,裹成一卷的唐卡成为随身携带的庙宇。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拥有丰富的藏族文化。如今,当地已经有7项民间文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甘南“唐卡”就是其中一项。甘南藏族“唐卡”画的构图极为别致,整个画面不受太空、大地、海洋、时间的限制,即在很小的画面中,上有天堂、中有人间、下有地界。还可以把情节众多、连续性强的故事,巧妙地利用变形的山石、祥云、花卉等构成连续图案,将情节自然分割开来,使它形成一幅既独立而又连贯的生动有趣的传奇故事画面。甘南藏族“唐卡”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研究藏民族民间和宗教艺术均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同时具有可供世人观赏和收藏的价值。

“唐卡”画源于寺院,它的传承历史与甘南拉卜楞寺院喜金刚学院传授有直接联系,属纯宗教事务类的师徒相传。甘南“唐卡”多在纯棉布上绘制,也有在羊皮上绘制而成的,有丝绣和绸贴丝缝的或版印的单色唐卡,用各色绸缎镶边,面上罩有薄绸和装饰飘带,下端有黄铜和白银装饰的木轴,以便卷展。画幅大小不一,大者几十平方米,小者不足零点一平方米。它的绘画颜料多为旷物质和金银等。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卡若区文化局获得“藏族唐卡”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唐卡中最常见的是宗教画———佛像,一般中心位置是描绘主要人物,从画面上角开始,围绕着中心人物,按顺时针方向与中心人物有关的人物,活动场所或故事布满一周。每轴唐卡画一般描绘了一个较完整的故事。画面的景物随故事情节的需要而变化,不受历史、时间、空间的限制。画面人物不受远近透视关系的影响,安排得生动活泼,把整个画面统一在大的基调上,使构图很完整。有的唐卡面积一般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平方米,构图很完整,十分壮观。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 国发 〔2008〕 19 号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 

文化产业视野下的藏族唐卡传承与发展研究——以嘎玛嘎赤画派唐卡的文化产业实践为例.

商品分类/藏族唐卡.txt · 最后更改: 2022/05/10 18:08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