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商品分类:秦冠苹果

秦冠苹果

秦冠苹果是苹果的一个杂交品种。1957年,以丰产优质的金冠作母本,以结果早、极丰产、抗性强的鸡冠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杂交种子1000多粒,第二年春季营养钵育苗,三年生定植时进行选株,编号11一55。

秦冠苹果植株结果早,丰产性能好,嫁接2-3年即可开花结果。果实10月中下旬成熟,果实大,短圆锥形,颜色全面深红,在一般室内条件下可贮藏到来年3-4月。适时摘收后需要经过后熟,风味方能充分显示出来。秦冠苹果适应性广,树势生长旺盛,抗病能力强,山、滩、坡地,寒、暖地均可生长,但以气候干燥、冷凉,日照充足和昼夜温差大的西北黄土高原最为理想。

秦冠苹果树势强健,树冠高大,树姿开张。树皮光滑,多年生枝暗红褐色,一年生枝褐色,节间长,皮孔大而密、椭圆形,茸毛少。果色红,是苹果类贮藏时间最长的水果。果大、色红、耐贮果实10 月中下旬成熟,平均单果重230g 以上,短圆锥形,颜色暗红,在海拔900m冷凉地区果实全面鲜红,果皮较厚。经后熟,果肉细脆、汁多、味甜、风味芳香。含可溶性固形物16.5%,含精量13.03%,含酸量0.19%,VC含量2.31mg/100g,果肉硬度7.94kg/cm²名,品质优于金冠及国光。果实在冷凉条件下可贮藏到翌年5月份。

秦冠适应性强,在平原、山区生长、结果皆好,且丰产稳产。对干早、寒冷抵抗能力强,经十几年来观察,秦冠在鲁中山区没有发生冻害现象,也能适应酷夏的高温。秦冠对农业技术要求不高,对修剪反应不敏感,对病虫抵抗能力较强,因此便于管理,且省工成本低。

1966年以实生单株参加全国苹果品种区域试验,1967年全省苹果鉴评会上,正式定名为“秦冠” 。在周至、眉县、宝鸡、礼泉、淳化等县建立大型繁殖基地,向全国推广。

1988年已推广到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面积达60多万亩,除陕西已作为主栽品种(50% 以上)外,浙江、湖南、福建、河南和山西等省均列为主要发展品种。而且还引入阿尔巴尼亚、美国、日本和匈牙利,是98年以前中国自育苹果新品种中推广面积最大、覆盖地区最广的品种。

2008年3月中旬,河南省灵宝市城关镇北田村冷库贮藏的70 t 青秦冠苹果以3.20 元/kg 的价格售出,整装发运新疆喀什口岸,通过边贸出口到俄罗斯。这是该市近年来出口秦冠苹果售价最高、效益最好的一次。

秦冠苹果尤其是青秦冠,略带酸味,口感独特,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广东果商林育兴,来灵宝经营苹果生意10 多年,经过这些年的市场观察和探索,他发现带酸味的青苹果市场行情看好,销量不错,但国内货源少,大都是国外进口的澳洲青苹占领市场,且价格高。2007 年8 月中下旬,他组织人员在阳店、川口等乡(镇)设点以1.60 元/kg 的价格收购青秦冠苹果100 多t,贮存在自已承包的北田村冷库。春节前,将一部分发往广东深圳市场销售。日前,他将剩余的70 t 青秦冠苹果出口到俄罗斯,实现了人缘与效益共赢。

青、白、红秦冠苹果在俄罗斯市场潜力很大,前景广阔。另外,红秦冠在越南也有一定的市场。

秦冠苹果,耐贮藏。果肉细、质地松脆,酸甜适度并具有芳香,品质上等。含可溶性固形物16.5 %、糖13.02%、酸0.184%、含有维生素C等,营养丰富。秦冠苹果植株结果早,丰产性能好,嫁接2-3年即可开花结果。

静宁县自然条件恶劣,山大沟深, 山旱地占土地总面积的90%以上,土壤贫瘠,降雨稀少,水土流失严重。通过多年摸索,静宁县逐步形成了先治理、后建园高产模式:一般建园前,先将斜坡地整修成水平梯田,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大大提高,极大地改善了苹果生长环境,提高了生产效能;特别是年来机修梯田的推广,使山地治理进程加快,山地果园快速发展。

苹果不同砧木抗性和生产能力差别较大,我国苹果生产中砧木品种多。21 世纪以来,随着果汁加工企业快速发展, 苹果籽以低成本,籽粒大,营养足,所育苗生长旺,嫁接亲和力强,迅速成为苹果的主要砧木。我国苹果苗木中,八九成为自根砧,但苹果籽所育苗抗性差,易早衰,易黄化,不利高效生产。静宁果农建园时多坚持苗木自繁自育,多选择海棠、花红、楸子等作砧,以提高抗性,提高秦冠苹果的生产能力。

在长期种植过程中,静宁县选育出了秦冠新品种粉红秦冠,果实外观品质大为改善,生产效益大幅提升, 售价多年来与一级富士持平,管理却较富士容易。截止2011年该品种已由育成地贾河乡扩大到相邻的仁大、余湾、李店、治平等乡(镇)种植。

秦冠为长枝品种, 树冠较大,抗病力强。如栽植过密,会在初果期出现封行现象, 导致光照恶化,影响产量、质量和生产效益,因而多采用株行距4 m × 5 m 即每667 平方米 栽植33 株的标准定植。秦冠苹果生产中乔砧稀植具有以下优越性:

(2)通透性好,有利树体全方位充分接收光照,提高整体生产效益。

如实行密植栽培,前3 年为幼树期,无产量;结果4-5 年后,光照恶化,产量质量下降。稀植栽培由于前期光合面积小,光合产物积累不足,前期产量较低,影响前期收益,这是稀植栽培的最大弱点。通过间作可弥补稀植的不足, 前期间种西瓜、马铃薯、蚕豆、花生、辣椒、菜花等高效作物, 每667 平方米 可收入1 000-2 000 元, 促进了稀植栽培大面积推广。乔砧稀植已成为静宁苹果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另外,静宁果农创造性应用了假植大苗建园法,采用3 年生以上大苗建园,缩短苗期,促尽早投产,有效克服了稀植的缺点。养苗建园法集中培育大苗,节约用地。直接建园幼龄苹果苗占地时间太长,各种管理不便,会造成土地和用工浪费;集中培育假植大苗则可经济利用土地。同时,该法将苹果苗集中在小范围内,各项管理措施及肥水可集中应用,发挥优势,培育优良苗木。采用这种方法通过移栽、定植两次对苗木分类栽植,以后果树生长整齐,有利于果园管理。采用这种方式定植的果园,一般第2 年就可产果,第3 年就可丰产,经济效益较好。

大穴栽植建园时, 挖定植沟(穴),深度至少60 cm 以上。回填时表土填心,心土覆表,以打破犁底层,疏松土壤,优化深层土壤结构。有条件的可回填时填入切碎的作物秸秆或麦糠等,采用一层作物秸秆一层土的方法填埋,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幼园间作应留足营养带,以促进根系生长幼龄期果园空间较大,可间作,增加前期收入。间作应留1 m 以上宽果带, 间作低秆、矮冠、生长期短、与苹果无共同病虫害的瓜类、辣椒、马铃薯、蚕豆等高效作物,保护苹果根系。

扩穴深翻幼树期(栽后1-5年内)根系较少,应逐年扩穴深翻,4-5 年内将全园土壤深翻一遍,以创造疏松土壤条件, 促进根系生长,形成强大根群,提高树体吸收能力,保证树体健壮生长。扩穴深翻时应注意:

(1) 每年在树冠外围进行,尽量少伤根系,同时注意将土壤翻透,不留夹层。

(3)深翻时应进行局部土壤改良, 尽可能用表土填埋,心土摊平以加速熟化。

(4)深翻填埋时,最好在沟(穴)内填埋杂草、作物秸秆等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5)每年扩穴深翻部分要及时覆盖,留作营养带,不再间作。营养带外可间作,间作物收获后,用微型旋耕机对间作物土壤旋耕,疏松土壤,保墒灭草。

推广覆盖免耕栽培, 保护浅层根系进入盛果期后,根系已充分扩展,地下根量大,对土壤要尽可能少耕作。可采用覆沙、覆草和覆膜,保护浅层根系,让生长最活跃、对温差最敏感、吸收养分和合成细胞分裂素能力最强的浅层根系生长在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下,促进树体健壮生长。覆盖免耕栽培时应注意:

(1)每年对覆沙、覆草进行加厚, 保证沙厚度10 cm 以上,草厚度在20 cm 以上,且草上要尽量压土,以防火灾和风吹,加速杂草腐烂和分解。覆膜要保证膜的完整,可在膜上盖土,一方面防止膜风化,另一方面降低温度,营造相对恒定的环境条件,另外可起到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覆黑膜具有上述功能,可尽量用黑膜覆盖。

(2)园内杂草可采用人工拔除,将拔除杂草覆盖树盘,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3)施肥尽量采用冲施法。春季萌芽前、果实套袋后及8 月果实膨大期可将追施肥料充分溶解,用追肥枪追肥,既快又有利于肥效快速发挥,效果好。基肥应每年变换施肥部位,开沟法施入;有机肥要深施,引导根系向下生长,利用土壤深层养分,提高树体抗旱性,农家肥施用深度应在40 cm 左右。

(4)结合施基肥, 对1 cm 以上根系断根,促其分生新根,加快根系更新,维持强大根群,提高吸收能力。

秦冠苹果产量较高,需水量较大,但静宁县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仅450 mm, 自然降水远不能满足苹果生产需要,且季节性降水特征明显,春旱伏旱现象频繁,成为静宁县秦冠苹果生产的最大限制因素。当地摸索出以覆盖为主,修建水窖、沟坝筑塘、聚集天然降水为辅,旱时人工拉浇等多种形式的水分管理体系,较好克服了缺水的不利影响,促进了生产效益提高。

覆沙结合间作, 整园覆盖一层厚度10 cm 以上细沙,由于沙石可很好地接纳天然降水,有效减少土壤蒸发损失,明显增大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在静宁南部乡(镇)广泛推广使用。

覆草树盘或行间覆盖杂草改善园内土壤水分供给状况,同时杂草腐烂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覆草已成为南中部主要旱作栽培措施。覆草最好在秋冬季丰水季节进行,覆草厚度应在10 cm 以上。

覆膜覆膜具有投资和用工少的优点,这几年在静宁推广面积逐年扩大,特别是覆盖黑膜具有抑草作用,效果较好。一般以树定植行为中心,每边覆盖宽度1.4 m,可大大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损失,提高树体抗旱力。

配套旱窖或在山沟筑坝修建旱窖或山沟筑坝进行雨季集流,供旱季,利用是静宁山区广泛应用的抗旱措施。一般1 个容积20 m3的旱窖可供667-1 334 平方米 果园浇灌之用。

关键时期机械拉运浇灌法2009 年静宁遭受了严重干旱,群众在果实膨大期采用机动三轮车拉水浇灌,成功缓解了旱情,为苹果丰产增收打好了基础。一般每车次拉大型水桶6 个, 每桶装水300 kg 左右, 每667 平方米 浇10 车次,可满足树体生长所需。6.6 利用水源适时浇灌在川区有浇水条件的地方应重点保证5月需水临界期和冬季土壤封冻前的浇灌,保证树体健壮生长。山区可大面积推广双岘乡甘岘村的经验,沟里筑坝,聚集天然降水浇灌,保证苹果生产高效进行。

苹果对肥料的吸收利用很有规律性,按规律施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肥效。秦冠苹果1-3 年生为幼龄期,以营养生长为主,侧重枝梢生长。4-5 年生开始形成花芽,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对磷吸收量明显增大; 大量结果后,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并重,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全面增加。施肥要适应这种特点, 幼树期应以氮肥为主,进入盛果期后要注意氮磷钾配施,一般幼树可按2∶2∶1 施用氮磷钾,盛果期后氮磷钾逐步过渡到1∶0.7∶1。

苹果年生长周期中,前期以营养生长为主, 需氮较多;6 月花芽开始分化,对磷吸收量急剧增加;8月果实膨大, 含糖量开始增加,则需吸收大量钾肥。施肥管理中应适应这种需肥规律。6 月前,叶片未成熟,制造光合产物能力弱,树体萌芽、开花、展叶、抽枝所需营养主要靠树体贮藏营养;6 月后,新梢停长,叶片充分长大,树体花芽分化、果实膨大所需营养由叶片光合产物供给,树体生长结果以利用当年同化养分为主。具体应施好以下4 次肥:

(1)施好基肥,保障6 月前生长,不但可增加树体贮藏营养,有利树体安全越冬,促进优质花芽形成,而且对提高着果率非常有益。每年秋季采果后应立即施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补充树体营养,提高树体抗性。每667 平方米 产苹果3 000 kg,需施入过磷酸钙32 kg 左右,优质土杂肥5 000-6 000 kg 或50%生物有机复混肥300 kg,复合菌肥15 kg。基肥提倡早施,可增加树体内的养分贮量。

(2)冬季施肥不及时或不足情况下,开春土壤解冻后要及早补氮, 每667 平方米 产苹果3 000 kg,施入尿素40 kg + 过磷酸钙31 kg +50%生物有机复混肥60 kg + 复合菌肥10 kg。

(3)6 月着果后以追施磷钾为主,促使幼果发育和花芽分化,增加光合作用。每667 平方米 苹果产3 000 kg 需施尿素12 kg, 过磷酸钙63 kg, 硫酸钾19 kg 或三元复合肥50 kg。

(4)8 月果实膨大生长,每667 h平方米 产苹果3 000 kg,需施碳铵50 kg,硫酸钾30 kg。

高效生产树形选择采用单株相对枝量较多、树冠较大的树形,主要以改良纺锤形为主。基部选留3 个主枝,全树留枝轴12-15个,树高控制3.5 m 左右,树轴保持单轴延伸,这种树形可形成相对比较集中的局部结果优势,提高产量和品质。秦冠萌芽率高,成枝力弱,在栽植后及时定干,促进分枝;萌芽后,抹除离地面60 cm 以内萌芽,留20 cm 整形带用方位较好枝梢4-5 个。第二年修剪时,选留的中干延长枝剪去1/3, 疏除2 个芽竞争枝, 其余枝留2-3 芽极重短截;第三年形成萌芽后,对极重短截枝留背后芽,抹除其余芽,促成基部3 个主枝, 在最上边主枝20 cm 以上开始选留枝轴,保持枝轴螺旋上升。第四年对中干延长枝剪去1/3,促进分枝,选留枝轴。第五年对中干延长枝剪去1/3, 促进分枝,选留枝轴,之后树体可基本成形。

幼树期促旺生长, 增大光合面积由于秦冠苹果成花容易,修剪总原则是去弱留强,促进枝梢旺长,形成健壮树体结构。具体修剪时应注意:

(1) 拉开主干与枝轴的粗度比。纺缍形整枝最明显的特点,一是中央领导干有绝对生长优势,二是枝轴保持单轴延伸。生产中应顺应这种特点,对枝轴采用连续重截法。一般对主干上凡超过主干1/3 的枝可留基部1 cm 短截。

(2)秦冠幼树期,对所留枝条修剪以长放为主, 让枝条充分延伸,促生长枝,占领空间,形成丰满树体结构,增加有效结果部位,提高前期产量。

(3)充分利用枝条直立生长优势,提高枝条质量。在幼树期一般1 年生枝长度应为60 -100 cm,春梢比秋梢长,或春梢出现,秋梢极少或没有。绝大多数当年生枝粗壮,枝基部粗度和端部相似,枝条色深,有光泽,同等粗度和部位的枝硬,枝条髓部小而紧实。

初果期树修剪:(1)适度开角。一般枝条夹角与枝势呈负相关,夹角越小,枝条越旺;夹角过大,则枝越衰弱。秦冠易成花,进入结果期后易过量结果,过量结果会导致树势衰弱。因而秦冠开角不宜过大,基角一般60°,腰角80°,梢角70°左右为宜, 防止拉枝太平,导致树势急剧衰弱,影响树冠扩大及产量、品质提高。

(2)保持枝轴正常延伸。由于秦冠成花容易,在修剪时应将枝头30 cm 以内花芽疏除, 以保证枝条有效延伸和旺长。

(3)培养健壮结果枝。一般秦冠结果枝粗0.6-1 cm 时结果能力最强, 修剪应注意疏除过旺及弱枝。

(4)促使结果枝下垂生长。秦冠苹果下垂枝所结果大,果型正,品质好,初果期就应该注意培养,对强旺枝通过夏季拉拿等措施,促使枝条下垂。

(5)适当多留枝,提高早期产量。幼树期园内通透性较好,树势较旺,结果能力较强,可适当多留枝,提高产量。一般可按20 cm间距留大型结果枝,插空留小型结果枝,形成丰满树体结构,提高结果能力。

(1)防光照恶化。幼树期所留临时枝,进入盛果期后可分期分批疏掉,改善光照条件; 对过密结果枝可适当疏除,逐步将大型结果枝间距拉大至40 cm,保持中型结果枝间距20 cm左右,小型结果枝插空选留。注意控制每667 平方米 枝量6 万-8 万条。

(2)注意更新结果枝,保持壮枝结果。由于秦冠苹果对修剪反应不敏感,可用回缩更新法,先在枝下部刺激抽枝,然后老化枝回缩枝下部新枝;如下部有强旺枝,也可用替换更新法, 结果枝母枝枝龄8-10年,枝变细弱,结果变小时,要及时更新,保持健壮枝结果,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3)防止结果部位外移。结果部位外移,出现结果表面化现象,对生产效益影响较大。出现结果部位外移最主要的原因一是内膛光照恶化,成花差;二是枝头枝强旺,竞争养分。因而修剪时一方面要打开光路,促进内膛形成优质花芽,提高内膛结果能力;另一方面要注意疏除枝头强旺枝,保持枝条均衡结果。

(4)控制花果量,适量结果。秦冠成花容易,易过量结果,可通过控制花芽数量控制产量,要求细致化修剪, 将每667 平方米 花芽控制在1.5 万-2 万个,按照25 cm左右间距留花序, 着果后疏留单果,将每667 平方米 结果数控制在1.5万-2 万个。过多花芽可在冬剪时疏除。

衰老树修剪衰老树修剪以复壮为主,改善光照条件,减少枝量,集中养分供给,延长结果年限。

(1)改变树形,实行阳光管理。通过落头和提干等措施,有效降低叶幕厚度,将叶幕厚度由2 m 以上降至1 m 左右,实行单层叶幕结果。开始衰弱的树体要逐年疏除基部枝以提高主干, 增强地面反射光量。树体过高, 树头过大的要分年落头,增加顶部光的透过量。(2)降低枝量,集中营养供给。一般可将每667 平方米 枝量控制在6 万-7 万条,将多余枝全部疏除。群众在生产中总结的“要想高产,剪成光干(单轴延伸)”,“要想果子大, 快把枝梢下”,“效益要佳,树上去大,枝上去杈”等均充分说明了集中营养供给对苹果生产的必要性。

冬剪“破胎” 在修剪时可采用“破胎”修剪的方法,每5-7 个芽留1 个花芽,对其他花芽“破胎”,一方面减少花芽开放消耗养分,另一方面促生中短枝, 增大叶面积,提高优质果率。

春季疏花着果后, 每花序留单果,一般果柄弯曲表明已正常着果,可选留。秦冠苹果自然着果率较高,每花序可着果5 个,通常应将边花果疏除,留中心花着果。

果实套袋在严格疏定果基础上,于花后1 个月左右,果园内喷一次大生M-45 800 倍液+ 10%吡虫啉3 000 倍液+ 1.8%齐螨素5 000 倍液,然后套袋。套袋要选择高质量纸袋,保证套袋效果。套袋要避开有露水期和中午高温期,实行全套袋;10 月中旬3-4 天连续阴天,可一次性摘袋;如果天气晴朗,则应分期摘袋,摘除外袋3-5天后再摘除内袋,防止发生日灼。

秦冠苹果抗性较强,加之静宁县空气干燥,病虫害较轻,只要抓好关键时期用药,就可有效控制为害。萌芽前一周左右喷波美3-5 度石硫合剂一次清园,降低病虫害基数,为全年防治打好基础。花后一周左右喷1.8%齐螨素5 000 倍液+3%多抗霉素500 倍液+ 氨基酸液肥800 倍液,防治螨类和霉心病等。6 月上旬套袋前喷一次大生M-45 800 倍液+ 1.8% 齐螨素5 000 倍液+ 10%吡虫啉3 000 倍液+ 氨钙宝800 倍液预防炭疽病、轮纹病、褐斑病、苦痘病、螨类和蚜虫等。套袋后,重点保护叶片,可在麦收前后喷甲氰菊酯2 000 倍液+1.8%齐螨素5 000 倍液+ 70%甲基托布津1 000 倍液, 防治食心虫、螨类和早期落叶病等。

商品分类/秦冠苹果.txt · 最后更改: 2022/05/10 18:08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