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商品分类:瓦楞子

瓦楞子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瓦楞子,中药名。为蚶科动物毛蚶Arca subcrenata Lischke、泥蚶Arca granosa Linnaeus或魁蚶Arca inflata Reeve的贝壳。秋、冬至次年春捕捞,洗净,置沸水中略煮,去肉,干燥。毛蚶,生活于浅海泥沙底中,尤其喜在有溪水流入的河口附近。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以山东半岛的羊角沟,天津的塘沽,辽宁的辽河口等处为多。泥蚶,生活于浅海软泥滩中。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山东、浙江 、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皆有养殖。魁蚶,生活于浅海泥沙底中。分布于黄海、渤海、东海及南海等地区。具有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的功效。用于顽痰胶结,黏稠难咯,瘿瘤,瘰疬,症瘕痞块,胃痛泛酸。

1、胃痛吐酸水:瓦愣子(醋煅7次)270g,乌贼骨180g,广皮(炒)90g。研极细末。每日3次,每次服6g,食后开水送下。(《经验方》)

2、治痰饮:以瓦楞子壳(即海蚶子),不拘多少,炭火煅,研末,候栝萎黄熟时,正捣和瓦粉作饼子,晒干为末。用蜜汤调一钱,或入诸药为丸,其效过于海粉多矣。(《古今医统》)

1、毛蚶:生活于浅海泥沙底中,尤其喜在有溪水流入的河口附近。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以山东半岛的羊角沟,天津的塘沽,辽宁的辽河口等处为多。

2、泥蚶:生活于浅海软泥滩中。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山东、浙江 、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皆有养殖。

3、魁蚶:生活于浅海泥沙底中。分布于黄海、渤海、东海及南海等地区。

毛蚶:略呈三角形或扇形,长4~5cm,高3~4cm。壳外面隆起,有棕褐色茸毛或已脱落;壳顶突出,向内卷曲;自壳顶至腹面有延伸的放射肋30~34条。壳内面平滑,白色,壳缘有与壳外面直楞相对应的凹陷,铰合部具小齿1列。质坚。气微,味淡。

泥蚶:长2.5~4cm,高2~3cm。壳外面无棕褐色茸毛,放射肋18~21条,肋上有颗粒状突起。

魁蚶:长7~9cm,高6~8cm。壳外面放射肋42~48条。

第二年夏天,在小姑娘投海附近的海滩涂泥里,突然冒出接连成串、外壳条纹斑驳的海蚶来。人们纷纷涌到海滩观看,无不称奇,经验丰富的老渔夫说:“我捕鱼捉蟹几十年,从没见过这种海蚶,也听老辈人说过,这一带海滩是涂泥质,也不生长达类东西。怎么自从小姑娘用苎麻缠身投海死后,突然冒了出来?”

后来,渔民们发现郑成功撒在海滩上的小海蚶,生长很快,年复一年的繁殖,遍布海滩,并成为沿海的美味海鲜,其壳竟然还是治病的良药,由于人们能过够随意下海也有瓦楞子的功劳,人们便给这能治病的蚶壳取名叫做瓦楞子。

瓦楞子在我国沿海都有出产,以渤海湾的产量最大,中医学认为,瓦楞子味甘、咸,性平,入肝、脾经。有制酸、化痰、软坚、散瘀之功效,可治溃疡病、胃酸过多、痰积、瘰疬、癥瘕等疾病。瓦楞子一般为煎服,用量为9~15克,宜先煎,或煅研为粉剂服。本品主含碳酸钙、磷酸钙,还含少量镁、铁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

商品分类/瓦楞子.txt · 最后更改: 2022/05/10 18:08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