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商品分类:山参

山参

人参分类:人参从生长环境划分为3个大类:1:野生环境自然生长。(包括野山参、林下参)2:人工种植,山上伐木,清根,修池床。(包括山参、园参)3:农田种参(别名平地栽参)(只有园参)山参:山参属于第二种。山参的养殖条件必须达到参龄在6年以上,要超过园参才符合要求。参农为了迎合市场,让山参形体好看基本选用二马芽品种。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芦头)短,直立或斜上,不增厚成块状。主根肥大,纺

锤形或圆柱形。地上茎单生,高30-60厘米,有纵纹,无毛,基部有宿存鳞片。叶为掌状复叶,3-6枚轮生茎顶,幼株的叶数较少;叶柄长3-8厘米,有纵纹,无毛,基部无托叶;小叶片3-5,幼株常为3,薄膜质,中央小叶片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8-12厘米,宽3-5厘米,最外一对侧生小叶片卵形或菱状卵形,长2-4厘米,宽1.5-3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下延,边缘有锯齿,齿有刺尖,上面散生少数刚毛,刚毛长约1毫米,下面无毛,侧脉5-6对,两面明显,网脉不明显;小叶柄长0.5-2.5厘米,侧生者较短。伞形花序单个顶生,直径约1.5厘米,有花30-50朵,稀5-6朵;总花梗通常较叶长,长15-30厘米,有纵纹;花梗丝状,长0.8-1.5厘米;花淡黄绿色;萼无毛,边缘有5个三角形小齿;花瓣5,卵状三角形;雄蕊5,花丝短;子房2室;花柱2,离生。果实扁球形,鲜红色,长4-5毫米,宽6-7毫米。种子肾形,乳白色。

分布于辽宁东部、吉林东半部和黑龙江东部,现吉林、辽宁栽培甚多,河北、山西有引种。俄罗斯、朝鲜也有分布;朝鲜和日本也多栽培。

山参种植方法有播种 、移栽、翻栽3种。由于方法不同,山参衍生出三个品种,分别为山参直升根、山参移山参、山参趴货。目前市场上产量最大的是山参趴货。

1、山参直升根:(播种)别名立生根,把人参种子撒到池床上一直生长到出售。因为是播种,池床土层软,人参直立生长,所以叫直升根。

2、山参移山参:(移栽)别名籽趴,是林下籽幼苗移栽到池床上。从林下野生环境移栽到池床种植环境,因此得名移山参。由于前半生是林下籽后半生和趴货生长形态一样,所以也叫籽趴。

3、山参趴货:(翻栽)是直升根翻栽或者用小趴货再次翻栽的品种。由于翻栽是把参苗平摆放在池床里,改变了原有的生长形态,像趴在地上。所以叫山参趴货。

ps:目前市场上没有零售商愿意说山参是种植品种,都是把山参鼓吹成自然环境下野生状态生长的林下参野山参出售。山参虽然是种植,在年头(参龄)上,还是比园参有很大优势。目前市场上年头10年左右的山参居多。

山参为野生在山中人参,是一种名贵中药材,价值不菲。人参中,因其生长年代久远,故认为它品质最好、药效最佳。在多年的挖掘中越发的减少,在吉林大部分地区绝迹,在长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或周围的山区存在一些。

大补元气,强化人体器官功能。生津止渴,生精壮阳。生血补血,养颜美容。醒神开窍,宁神益智,提高大脑思维能力,增强记忆力。抗疲劳,抗衰老,抗严寒,抗高温,抗癌防病。调节人体免疫机能,生机旺盛,青春永驻。

人参的肉质根为著名强壮滋补药,适用于调整血压、恢复心脏功能、神经衰弱及身体虚弱等症,也有祛痰、健胃、利尿、兴奋等功效。

1、妇女崩漏,产后暴脱,久虚不复。崩漏是指妇女不在行经期,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下血淋漓不断。以突然出血,来势急,血量多的名“崩”。来势缓,血量少,淋漓不断的名“漏”。其病因主要是血热、气虚、肝肾阴虚。

2、早泄滑精,阴虚盗汗,眩晕头痛。早泄,其病理的关键在于肾不藏精,致使精液遗泄。梦遗属于阴虚火旺者多,滑精属于肾虚不固者多。

生人参(白参、野山参),性温,禀性醇正,无刚烈气象,是以补气滋养阴津,尤其独步。若阴虚之体,相火易升,则宜用生人参,不宜用红参。《月池人参传》:“人参生用气凉、味苦而补阴。

现今,野山参属于挖一棵就少一棵,因此其价值越来越高,请大家在购买是注意是否是真的野山参,以免被骗。一般的纯正野山参都要经过权威检验部门的鉴定,比较权威的检测鉴定部门有国家参茸质检中心和农业部参茸质检中小以及农业部特种经济动植物及制品质量检测中心。一般这些鉴定单位鉴定的山参凭鉴定编号在网上都可查询到对应的编号和照片,可以放心购买。每一种山参只有一个,所以绝对不会有两个相同的山参的。

,根状茎下部具有较长的或略弯的圆芦,习称“雁脖芦”。主根上端有细密而深兜的螺旋纹,人参的年限越久,螺旋纹越深。中部和下部一般光而少皱纹,须根粗细均匀、稀疏而长,不易折断,软如皮条状,习称“皮条须”。须根有较多的疣状点,习称“珍珠点”。

国家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仲伟同先生曾撰文,对“山参”和“野山参”做了详细的说明:《野山参分等质量》国家标准已于2002年8月1日起 实施。但是,各地市场上标称“山参”的产品比比皆是。商家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用山参的名称混淆野山参和移山参的区别。野山参因其生长条件苛刻,数量越来 越少,市场上的“山参”,大部分是移山参。

事实上,人参共分3大类: 野山参、移山参、园参。由于以往没有全国统一的规范,叫法上就出现了不同。

1975年版的《中药大辞典》 明确说明:“野生的称野山参,栽培的称园参,如果将幼小的野山参移植于田间或将幼小的园参移植于山野而成长的人参称为 移山参”。 2000年版的

《中国药典》也作了相应的说明,只是没有细化到野山参和移山参。

国家在制定《野山参分等质量》标准时,广泛征求了许多地区专家的意见,专家一致认为,应该将野生条件下山林中自然生长的山参称为野山参,因此标准的名称定为《野山参分等质量》。

单从字面上理解,将野山参和移山参称为山参并没有错。但是,在过去市场比较封闭的时代,有的地区把山参称为野山参,还有的地区把移山参称为山参。中国 加入WTO以后,对各类产品执行标准的要求更为严格。在当今全国以至全球开放、统一的市场条件下,尤其是在《野山参分等质量》国家标准出台以后,山参这个词不宜再使用。参农、厂家、商家及鉴定单位都要认真执行,宣传材料及包装物印刷等也要按国家标准去规范。

人参的根状茎在人工短期栽培情况下较短,直立或斜上。生长年数已久的野山参,据肖培根在东北地区的调查(药学学报1962年9卷6期348页,图15),具第一批叶的主根是垂直生长,但第三批叶以后,主根大都向水平方向生长,其根状茎相应加长,也是横生的。这主要是根系生长受土壤腐殖质层厚度的影响,故其生长方向也会改变。

我国引种栽培的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 Linn.,和本种的区别在于前者总花梗与叶柄近等长或稍长,小叶片倒卵形,上面脉上几无刚毛,边缘的锯齿不规则且较粗大。

园参:9-10月间采挖生,长期5-6年以上者,除去茎叶和泥土,加工成不同的商品。野山参:5-9月间采挖,将根和须根拨出去净泥土。

相传隋文帝时,上党有人宅后每夜间闻人呼声,求之不得。去宅一里许,见人参枝叶异常,人掘之入地五尺,得人参,一如人体,四肢皆备,呼声遂绝,观此,则地精之名可证矣。

东北三宝,人参为首,关于人参,民间还有很多传说:从前,一个山中老人,有一个儿子,常独自出入山中,有一天儿子回来告诉父亲说,在山里常有身穿红兜兜的小胖孩同他一起玩,很奇怪。父亲告诉儿子,那小孩子可能是棵人参,于是让儿子带一棵针,穿上红线,别在小胖孩兜兜上,要是人参就走不了啦!儿子在山中再遇到小胖孩时,将针别在他的兜兜上,

果然是一棵大人参呈现在眼前。所以山里人一旦找到人参,一定要用事先准备好的红线系在人参的茎上,人参就跑不了了。

野山参的采集很辛苦,人们在大山里受一或几个月的劳苦才可采到一棵野参。据说深山老林里有一种很美丽的雀鸟,在八月间最活跃,喜欢吃人参籽,叫声如学人说话一样,并只会叫一声“王敢多!”“王敢多!”清脆可听,哪里有这种雀鸟,哪里就有人参。

野参自然生长在原始森山老林中,有的长达百年,没有经过人工培植、没有化学肥料的成份,采集非常辛苦,药用价值极高,也是保存价值极高的绿色罕世珍品,故价格昂贵。

同样日本也与山参渊源颇深,早在圣武天皇时代,朝鲜就把山参作纳贡品送给日本30斤,从此日本开始将山参入药。后来在1728年,日本又得到朝鲜山参8株和种子60粒,日本政府便在成田村试栽,这就是现今日本裁培山参的祖先。

“百草之王”的山参,能够补够五脏之气,“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因此山参是补气、生血养血极佳补品。针对女性养血,众多医家都推崇冬季吃参养生,在冬季用山参炖粥煲汤或代茶饮,对于养血益肝大有好处,可改善气血虚弱、容颜憔悴等问题。

而关于山参的美丽传说,在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的吟咏之中,形成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即使到了现代,仍有把山参作为主题的戏曲、歌舞、电影出现。对这种特有的传统文化现象,近年来,人们称之为“山参文化”。

商品分类/山参.txt · 最后更改: 2022/05/10 18:08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