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商品分类:刺猬皮

刺猬皮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刺猬皮,中药名。刺猬科动物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 L.、短刺猬Hemichianus dauricus Sundevall.或大耳猬Hemichianus auritus Gmelin.的干燥外皮。具有化瘀止痛,收敛止血,固精之功效。常用于胃脘疼痛,子宫出血,便血,肠风下血,脱肛,痔疮,遗精,遗尿。

用于胃脘疼痛,子宫出血,便血,肠风下血,脱肛,痔疮,遗精,遗尿。

1、治肠风下血:白刺猬皮一枚(于铫子内煿针焦,去皮,只用针),木贼半两(炒黄)共研为细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饭前空腹。(《杨氏家藏方》猬皮散)

2、治反胃吐食:猬皮烧灰,酒服或煮汁,或五味淹炙食。(《普济方》)

6-9g:研末,1.5-3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全年均可捕捉,于冬眠时捕获更易。捕得后,用刀纵剖腹部,将皮剥下,翻开,撒上一层石灰,于通风处阴干。

刺猬:分布于全国大多数地区。栖息于山地森林、平地草原、杂草丛或丘陵地等不同环境。一般多在平原及丘陵地较潮湿或污秽的地方活动,冬季进入洞中冬眠。

短刺猬:栖息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草原地带的低洼地以及半荒漠地区的灌丛中,亦有冬眠习惯。分布于辽宁西部、河北北部以及内蒙古东部草原等地区。

干燥的皮呈多角形板刷状或直条状,有的边缘卷曲呈筒状或盘状,长3-4cm。外表面密生错综交插的棘刺,棘长1.5-2cm,坚硬如针,灰白色、黄色或灰褐色不一。腹部的皮上有灰褐色软毛。皮内面灰白色或棕褐色,留有筋肉残痕。具特殊腥臭气。以皮张大、肉脂刮净、刺洁净无臭者为佳。

为密生硬刺的不规则小块。外表面灰白色、黄色或灰褐色,皮内面灰白色或棕褐色,边缘有毛,质坚韧。有特殊腥臭气。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

中国动物志编委会.《中国动物志》:科学出版社,2001年5月

商品分类/刺猬皮.txt · 最后更改: 2022/05/10 18:08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