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商品分类:佛山

佛山

佛山地处广东省中部、珠三角腹地,毗邻港澳、东接广州、南邻中山,与广州共同构成“广佛都市圈”,大力推进广佛同城化合作,打造国际大都市区,是珠江三角洲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广佛肇经济圈”、“珠江—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区划面积3797.72平方公里。

,市区中心历史上是中国天下四聚、四大名镇之一,有陶艺之乡、武术之乡、粤剧之乡之称,

是中国龙舟龙狮文化名城,粤剧发源地,广府文化发源地、兴盛地、传承地。佛山是全国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广东省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

是国务院确定的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珠三角地区西翼经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5个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佛山市常住人口为9498863人。

2020年,佛山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8107.6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0816.47亿元,年均增长6.1%。

6月12日,据佛山发布消息:佛山机场6月12日至22日取消全部航班,暂停运营。

客运方面,停止跨省客运线路和包车业务,停运部分跨市公交线路。

此外,对广州市封控区域内高速公路只保留极少数出入口,供持证车辆通行,保障生活物资需求。对接壤的地方道路实施封闭,特定的时段和特定的道路允许特定的货车通行。…详情

佛山飞黄腾达了,再来看看的“大佬”南海。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各朝君王把南海郡拆了又拆,致使它的面积不断被缩小。…详情

新石器时代,佛山先民就以渔耕和制陶开创原始文明。佛山市区域在先秦时期属南越。秦汉时期,佛山市区域主要属南海郡番禺县,隋朝后至明朝主要属南海县(隋撤南海郡,以原南海郡治番禺县改置南海县)。明朝后佛山市区域分属南海县,顺德县,三水县,高明县,其中市中心为天下四大聚之一、四大名镇之一、也是南海县内一大重镇。年代佛山市政区沿革城区中心沿革春秋战国地属于百越之地。市区属于南越。秦朝现禅城、南海、顺德、三水之地属南海郡番禺县;高明属高要县。秦统一岭南后,市区隶属南海郡番禺县。汉现禅城、南海、顺德、三水之地属南海郡番禺县;高明属高要县。秦末汉初,佛山归南越国辖。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灭南越国,设置9郡,市区归南海郡番禺县辖。三国现禅城、南海、顺德、三水之地属南海郡番禺县;高明属高要县。吴国于黄武五年(225年)在交州东部地区设置广州,直至南北朝。市区属南海郡番禺县。晋禅城称“季华乡”,与南海、顺德、三水之地属南海郡番禺县;高明属高要县。市区称季华乡。属南海郡番禺县。隋开皇十年(590年),番禺县改置南海县,以继承南海郡之名,即今南海区。三水、禅城、顺德属南海县。开皇十年(590年),以原南海郡治中心番禺县改名为南海县。仁寿元年(601年)改广州为番州,市区归番州的南海县所辖。大业三年(607年),罢番州为南海郡,市区隶属于南海郡的南海县。唐贞观二年(628年),南海县乡民在位于现祖庙街道内的塔坡岗掘得三尊铜佛像,人们把塔坡岗称为佛家之山,取名“佛山”,并捐款重建塔坡寺,将佛像供奉于寺内,立石榜,上刻“佛山”二字。佛山由此得名,自此现祖庙街道内区域称佛山。 武则天长安三年(703年),分南海县地复置番禺县。-五代十国南海县分出常康、咸宁二县,现佛山禅城、顺德地属咸宁县,三水地属不详。南汉乾亨元年(917年)析南海为常康、咸宁二县及永丰、重合二场,市区叫永丰场,与今顺德区域隶属于南汉兴王府的咸宁县。宋常康、咸宁县撤销。禅城、顺德、三水之地与番禺县、四会县并入南海县。开宝六年,复分置四会县。仁宗皇祜三年(1051年),复分置番禺县。开宝四年(971年),潘美平南汉。开宝五年,撤销常康、咸宁二县与永丰、重合二场及,恢复南海县,番禺、四会县并入南海县。市区称佛山堡,属南海县管辖。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广东道,隶属江西行省,佛山堡归广东道的南海县管辖。至元二十年(1283年),重置广州,佛山堡仍归南海县管辖。明景泰三年(1452年),祖庙街道之地仍称佛山,封为“忠义乡”,属南海县。同年,分南海县地置顺德县,意为“顺天威德”。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分高要县地置高明县,因原有高明巡检司而得名。明嘉靖五年(1526年)分南海县、高要县地置三水县,意为“三水合流”。今南海区未南海县,禅城区地属南海县。今顺德区为顺德县,今三水区为三水县。今高明区为高明县。洪武元年(1368年),置广东行省,佛山堡归广东行省的南海县管辖。景泰三年(1452年),明王朝镇压南海县冲鹤堡人黄萧养(顺民天王)领导的农民起义后,敕封佛山堡为“忠义乡”。清-佛山堡(乡)也称佛山镇。南海县捕属内(西关)建有佛山渡头供奉灵应祠、忠义流芳祠(大约在今广州市区新基街附近)。雍正十一年添设佛山同知以弹压十堡(五斗口司辖下之佛山、平洲、虫雷岗、溶洲等10个堡)。佛山镇属南海县。民国祖庙街道仍称佛山,曾先后改设佛山镇、佛山市、佛山镇、南海县特别区。改佛山市期间一度从南海县分出,后复归南海县。南海县自此以佛山为县城。民国元年(1912年),撤销广州府,南海县署开在佛山设立县署,佛山改镇制,隶属于南海县第四区。民国10年(1921年)广州正式建市,原南海县内捕属区域,即广州城西半部及西关划入新成立的广州市。民国14年,在广州的国民政府确定佛山从南海县分出,成立佛山市,设立佛山市政厅,直属于广东省政府管辖。民国16年,国民政府撤销了佛山市建制,重新把佛山划为南海县属的一个镇,在县内仍称佛山市。民国26年(1937年),南海县署再从广州迁至佛山福宁路黄祥华生祠,从此以佛山为县城。民国30年佛山列为南海县署直属的“佛山特别区”。民国35年9月1日,南海县政府以民治2116号训令,批准佛山3镇(汾文、富福、佛山)合并,重组佛山镇。建国后1949年10月31日,祖庙街道一带正式从南海县分出,成立佛山市人民政府。1952年,置粤中行政区,粤中行署。由原珠江专区与西江专区合并而成。1954年6月,中共粤中区党委、粤中行署由江门市迁入佛山市大福路10号(即今佛山市政府机关大院)。粤中行署辖24县(中山、顺德、南海、三水、番禺、东莞、宝安、增城、博罗、龙门、珠海、新会、高明、鹤山、封开、怀集、高要、广宁、四会、新兴、罗定、云浮、郁南、德庆),1市(石岐)和2省辖市(江门、佛山)。1956年2月,粤中行署改制,成立中共佛山地委、佛山专区,因驻地佛山市得名,辖13县(中山、珠海、番禺、顺德、南海、三水、新会、鹤山、高明、台山、开平、恩平、花县),1市(石岐)和 2 省辖市(佛山、江门)。1958年佛山、江门改县级市,由佛山专区领导。1958年11月至1959年1月,佛山专区曾改称广州专区。1959年1月,专区复名“佛山专区”。1970年,佛山专区更名为佛山地区,佛山、江门改为县级市。佛山地区辖南海、顺德、三水、高鹤、台山、恩平、番禺、中山、珠海、新会、开平、斗门12县和佛山、江门两市。1980年1月,佛山地区革命委员会改设佛山地区行政公署,辖中山、斗门、顺德、南海、三水、高鹤、新会、台山、开平、恩平10个县和佛山、江门2个市。1949年10月15日,佛山解放,国民党统治宣告结束。10月29日,广东省军事管制委员会佛山分会成立,佛山设市建制,成立佛山市人民政府,属军管会管辖。1950年1月12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佛山升为地级市,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和珠江专署(1950年3月成立)实行双重领导。同年3月21日,佛山宣告结束军管。1950年7月20日,佛山重新划归南海县管辖,称“南海县佛山镇”,佛山市政府改为佛山镇公所。1951年1月12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51)政行字第7号文批准,佛山改镇设市,因当时历史条件所限,至1951年6月间,佛山仍在筹备建市阶段,对外仍称“南海县佛山镇”。直至1951年6月26日,佛山市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正式公布佛山改镇建市,成立佛山市人民政府。1955年5月27~31日,佛山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产生“佛山市人民委员会”(简称“市人委”,下同)。1966年,佛山升为地级市,由广东省、佛山专区实行双重领导。同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1967年3月25日,佛山市实行军事管制,成立“佛山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取代了市人委的职能。1968年2月9日,佛山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佛山市革命委员会筹备组”,3月4日,经广东省革命委员会批准,“佛山市革命委员会”宣布成立,对外挂牌。1970年,佛山改为县级市,由佛山地区领导。1980年8月28日,佛山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经中共广东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批准,改“佛山市革命委员会”为“佛山市人民政府”。1983年6月1日,撤销佛山地区,原佛山地区与佛山市合并为现佛山市,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市府驻在原地区行署,辖南海、顺德、三水、高明、中山等5县市划归佛山市管辖。

佛山古称“季华乡”。据明清资料可知,初期季华乡包括今祖庙街道、石湾街道、桂城街道、北滘镇、乐从镇、陈村镇。东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罽宾国(现克什米尔)的三藏法师达毗耶舍携两尊铜佛像此地,在塔坡岗上(即今塔坡街)建佛寺,弘传佛教。他回国后,寺宇相继倒塌,又变成了一片岗地

。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某日,塔坡岗上异彩四射,乡人奔走相告。于是便齐聚起来,在塔坡岗上发掘,竟掘出三尊铜佛像,搬开佛像,便有一股清泉涌出。根据碑文记载,方知东晋时曾有罽宾国僧人在此建寺、讲经,弘传佛教。乡人即建井取水,在塔坡岗上复建寺庙,供奉三尊铜佛,并认定这是“佛家之山”,于是,便将季华乡改名为“佛山”

。“忠义乡”来源明代正统年间,广东洪水为患,农田失收,朝廷赋税不减,终于酿成1449年爆发的黄萧养起义。景泰元年(1450)二月,明将董兴率军队至,黄萧养兵败被擒,起义失败,佛山城围立解。景泰二年(1451),皇帝论功赏赐,封冼灏通等二十二人为“忠义官”,建“忠义流芳祠”,佛山赐名“忠义乡”,祖庙敕封为“灵应祠”,永享春秋崇祀

1950年2月15日,成立三水县人民政府。3月1日,成立南海县人民政府。3月20日成立顺德县人民政府。7月1日,佛山改市为镇,归南海县管辖。1951年6月26日,佛山镇改镇为市。1954年6月,中共粤中区党委、粤中行署由江门市迁入佛山市大福路10号。粤中行署辖24县(中山、顺德、南海、三水、番禺、东莞、宝安、增城、博罗、龙门、珠海、新会、高明、鹤山、封开、怀集、高要、广宁、四会、新兴、罗定、云浮、郁南、德庆),1市(石岐)和2省辖市(江门、佛山)。1956年2月,成立中共佛山地委、佛山专区,辖13县(中山、珠海、番禺、顺德、南海、三水、新会、鹤山、高明、台山、开平、恩平、花县),1市(石岐)和 2 省辖市(佛山、江门)。1958年佛山、江门改县级市,由佛山专区领导。1958年11月至1959年1月,佛山专区曾改称广州专区。1970年,佛山专区更名为佛山地区,佛山、江门改为县级市。佛山地区辖南海、顺德、三水、高鹤、台山、恩平、番禺、中山、珠海、新会、开平、斗门12县和佛山、江门两市。

1983年6月1日,撤销佛山地区建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佛山市辖中山、南海、顺德、高明、三水5县。1984年6月,佛山市辖汾江区(1986年易名为城区)、石湾区、南海、顺德、高明、三水县,代管中山市。1992-1994年,顺德、南海、三水、高明先后撤县设市(县级),由佛山代管。2002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原佛山辖区的城区、石湾区以及县级南海市、顺德市、三水市和高明市,同意设立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和高明区五个区。

截至2019年,佛山市辖5个市辖区:禅城区、顺德区、南海区、三水区、高明区。

区划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人)邮编行政代码政府驻地禅城区1541,101,077528000440604石湾镇街道岭南大道南海区1,0742,588,844528200440605桂城街道南海大道顺德区8062,461,701528300440606大良街道德民路三水区874622,645528100440607西南街道人民三路139号高明区960420,044528500440608荷城街道文汇路注: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止到2016年10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7)》,人口截止2008年底。

佛山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倚广州,毗邻港澳,与香港、澳门分别相距231千米和143千米。位于东经113°06',北纬23°02'。行政区划面积3797.72平方公里。

佛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如春,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23.2°C,自古就是富饶的鱼米之乡。

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贯穿佛山全境,属典型的三角洲河网地区。

根据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佛山常住人口为7194311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533788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856423人,增长34.78%。年平均增长率为3.03%。其中,男性人口为3875041人,占53.86%;女性人口为3319270人,占46.1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16.74。0-14岁人口为852619人,占11.85%;15-64岁人口为5968913人,占82.97%;65岁及以上人口为372779人,占5.18%。2017年末常住人口765.6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40万人,增长2.60%;出生率12.85‰,死亡率3.10‰;自然增长率9.75‰。

2018年末常住人口790.5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4.90万人,增长3.25%;出生率12.53‰,死亡率3.25‰;自然增长率9.28‰。

截至2019年年末,佛山常住人口815.8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5.29万人,增长3.20%;出生率12.01‰,死亡率3.45‰;自然增长率8.56‰。

佛山是著名侨乡,祖籍佛山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达140万人,其中港澳同胞80多万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佛山市常住人口为9498863人。

副书记郭文海常委蔡家华、李政华、梅河清、杨朝晖、吴金龙、邓建伟、闫昊波佛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刘珊、麦洁华、李坚、叶良、黄坚、徐东涛佛山市人民政府代理市长郭文海常务副市长蔡家华副市长许国、陈小坚、赵海、乔羽、谭萍、葛承书

政协佛山市委员会主席胡钛 副主席郑灿儒、唐冬生、骆毓林、朱华仙、万志康、杨小晶、黄福洪、毛永天、张 兵参考资料来源

唐宋年间,佛山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已十分繁荣。明清时,更是发展成商贾云集、工商业发达的岭南重镇,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天下四聚”,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陶瓷、纺织、铸造、医药四大行业鼎盛南国。清末,佛山得风气之先,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先后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新式缫丝厂和第一家火柴厂,并建立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竹嘴厂”

。佛山狮头、佛山扎狮和佛山灯色工艺名扬海外,中国南狮在广东,佛山是南狮的发源地,有“狮王之王”之美誉。佛山的铸造业始于西汉,到明代佛山的铸造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成为南中国冶炼中心,以至“佛山之冶遍天下”。

2006年最后一次全国县级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佛山参评的四个区全部进入百强县前40名,其中作为广东“四小虎”的顺德、南海位列第2和第5位,与三水一起包揽广东省8个百强县中的前三名。2017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排第21位。

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9549.60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5.92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5570.18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3833.49亿元,增长9.1%。

在《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中,佛山被定为地区性中心。

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935.88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4.45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5614.00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4177.43亿元,增长6.6%。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5.1%,批发和零售业增长5.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3.8%,金融业增长3.6%,房地产业下降2.3%,其他服务业增长13.8%。三次产业结构为1.5:56.5:42.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496.25亿元,增长7.6%。民营经济增加值6209.9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2.5%。

2019年,佛山市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总量为10751.02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6.92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6044.62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4549.48亿元,增长8.1%。

2020年,佛山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8107.6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0816.47亿元,年均增长6.1%。

佛山运用现代工业生产理念和科技手段,推动传统农业向观光、生态、都市、外汇农业转变。2013年,佛山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1家,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16个,绿色食品8个,获农业类省名牌产品29个。顺德区是“中国鳗鱼之乡”,高明区“合水粉葛”和三水区“乐平雪梨瓜”成为国家地理保护标志。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架构基本形成,国通物流是全国农业保税项目、全国供港澳农产品中转处理中心。2018年,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42万亩,比上年增长17.4%;蔬菜种植面积48.84万亩,增长5.9%;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7.62万亩,增长16.2%。全年粮食产量4.28万吨,比上年增长15.1%;蔬菜产量83.22万吨,增长4.4%;水果产量4.27万吨,下降0.8%。5全年肉类总产量19.20万吨,比上年下降3.5%。其中猪肉产量8.98万吨,下降8.6%;禽肉产量10.18万吨,增长1.6%。全年水产品产量67.51万吨,增长4.9%。全年三鸟饲养量7506.71万只,下降1.0%;生猪饲养174.33万头,下降11.2%。

佛山的经济发展格局已由十大行业作支撑成为主要经济支柱,包括:家用电器、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及装备制造、陶瓷及其它建材、纺织服装、金属材料加工与制品、塑料制品、化工及医药、食品饮料、家居用品制造。十大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80%以上。佛山是一个以工业为主导、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制造业名城,“佛山制造”享誉海内外。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形成了家用电器、机械装备、金属材料加工及制品、陶瓷建材、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塑料制品、精细化工及医药、家居用品制造等十大优势行业。民营经济是佛山经济的重要力量,是佛山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主要特征和优势所在。佛山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禅城区实施“醒狮计划”、南海区实施“雄鹰计划”、顺德区实施“龙腾计划”,从政策、资金、资源和服务等方面为企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佛山共有国家级、省级特色产业基地35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3个,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9个,中国产业名都、名镇41个,省级专业镇34个。佛山正加快建设“3+9”特色产业基地,全力打造“白色家电之都”、“平板液晶显示产业基地”、“陶瓷之都”。2018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1%。规模以上工业(以下口径相同)增加值增长6.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0.5%,民营企业增长7.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5.4%,股份制企业增长7.0%,集体企业下降10.1%,股份合作制企业增长22.0%。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7.9%,重工业增长4.9%。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长7.9%,中型企业增长6.8%,小微型企业增长4.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7%。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20.1%,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6.8%,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下降2.2%,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下降3.0%。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10.3%,石油化工产业增长4.5%,先进轻纺制造业增长8.1%,新材料制造业增长3.8%,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增长18.4%,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下降1.2%。优势传统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其中纺织服装业增长7.0%,食品饮料业增长8.4%,家具制造业增长10.2%,建筑材料7增长6.8%,金属制品业增长5.7%,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增长8.5%。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资产贡献率17.62%,资本保值增值率109.17%,资产负债率54.12%,流动资产周转次数3.08次,成本费用利润率7.94%,产品销售率97.0%。实现利润总额增长5.9%。

佛山是珠三角经济区重要的商贸中心之一,全国流通领域物流示范城市,拥有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能力强的物流交易配送中心。易运物流市场、三山国际物流园于2008年建成运营,华南国际采购与区域物流中心项目一期、中国-新加坡(佛山)现代物流工业园项目正加紧建设。2003年至今,佛山成功举办了七届“佛山(国际)物流合作洽谈会”,共签约项目625个,签约金额1732亿元。依托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已有美的电器、万和集团、东鹏陶瓷、锡山家具等一批知名企业在佛山设立总部大楼,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建成运营。2010年,海尔华南总部、世纪互联云计算南中国总部基地、神州数码数字城市(华南区)总部基地等项目落户佛山。佛山是中国六个品牌之都之一,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全市现有中国驰名商标46件、中国名牌产品65个,参与研制国家及行业标准673个。知名企业有:佛塑集团、佛山照明、欧司朗照明、佛山陶瓷、普立华照相机、海天调味品、华新包装、鹰牌陶瓷、东鹏陶瓷、科龙电器、美的电器、格兰仕电器、志高空调、万家乐热水器、健力宝饮料、好帮手汽车电子、溢达纺织、华润涂料、佛山日丰、碧桂园地产、李宁运动服饰、联邦.高登等。2018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6%。其中项目投资下降17.3%,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8.9%。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1.3%,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4.8%。民间投资增长18.0%,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75.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80.2%;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3.3%,其中工业投资下降13.2%,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8.5%,装备制造业投资下降3.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5.5%。分行业看,农、林、牧、渔业比上年下降79.5%;制造业下降14.9%;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3.6%;批发和零售业下降30.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降38.1%;信息9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6.6%;房地产业增长36.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8.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下降13.1%;教育增长26.3%;卫生和社会工作下降47.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86.5%。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38.9%。其中住宅投资增长45.0%。商品房施工面积增长9.4%,其中商品住宅增长12.8%。商品房竣工面积下降17.5%。

佛山汽车客运站名称级别所属区域名称级别所属区域佛山鸿运客运站市级禅城区祖庙街道佛山西樵客运站镇级南海区西樵镇佛山城巴总站区级禅城区祖庙街道佛山迳口客运站三水区南山镇佛山南海客运站南海区桂城街道佛山白坭客运站三水区白坭镇佛山顺德客运站顺德区大良街道佛山乐平金四季客运站三水区乐平镇佛山高明客运站高明区荷城街道佛山芦苞客运站三水区芦苞镇佛山三水客运站三水区西南街道佛山大塘客运站三水区大塘镇佛山大沥客运站镇级南海区大沥镇—

广茂线(由广三线、三茂线合并而成,广三线始建于1902年),设有佛山站、三水站(春运期间停止办理客运服务)。佛山铁路线路名称设有站点线路长度线路标准时速动工日期南广高铁佛山西站、三水南站577.1km双线I级250km/h2008年11月9日贵广高铁佛山西站、三水南站857.0km双线I级300km/h2008年10月13日

2019年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 9636.27 万吨,比上年增长7.4%。其中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443.88 万 TEU(国际标准箱),增长11.1%。

佛山沙堤机场位于佛山市西北7千米处,毗邻广州、中山、江门、肇庆、开平等大中小城市和顺德区,来往交通便利。

佛山沙堤机场作为军民两用机场,每周定期有班机往来北京南苑机场,还有佛山至上海浦东的航线。2014年12月陆续开通佛山至鄂尔多斯、榆林、海口、重庆等航线。

地铁【主词条:佛山地铁、广佛地铁】佛山地铁票价:0至4千米为2元,每增加4千米加1元,12至24千米每增加6千米增加1元,24千米后,每增加8千米增加1元。佛山市首条开通运营的地铁线路是广佛线。于2010年启用魁奇路站至西朗站段,于2014年底启用西朗站至燕岗站,二期(魁奇路站至新城东站)于2016年底开通,燕岗站-沥滘站段预计于2018年年底开通。兴建地铁2号线、地铁3号线的规划已获国务院审批通过,两项目总投资498.1亿元。两条线路沿途的车站位置已基本确定,其中,佛山地铁2号线已于2013年开工建设。公共汽车佛山市内公共汽车公司主要是粤运公交、佛广交通、顺德公交、新力公交、恒通公司、鸿运公交、宏明公交、广明公交、三水运发公交、国鸿公交。票价在2至16元不等。出租车佛山市内有多家出租车公司,其中主要有佛汽集团公司、顺安达、新协力、佛广交通等,而价格则皆为8元起表2千米内8元。12千米内2.8元一千米。12千米后4.2元一千米。公共自行车佛山市已拥有完善的公共自行车租借系统,并在市内设有多个站点。现分为禅城、桂城与顺德大良等若干个不同的系统,可实现通借通还。

2019年末共有普通高等学校 13 所,全年招生 4.82 万人,在校学生 12.99 万人;普通高中 60 所,招生 4.21 万人,在校学生 12.07万人;初中 152 所,招生 8.36 万人,在校学生 23.56 万人;小学 417 所,招生 11.75 万人,在校学生 61.66 万人;幼儿园 101615所,招生 11.33 万人,在园幼儿 31.85 万人。学龄儿童入园率100%,小学毕业升学率 100%,初中毕业升学率 99.57%,普通高中毕业升学率 97.79%。

类别学校列表小学佛山市第七小学佛山市第一小学佛山元甲学校佛山市第九小学佛山市第十二小学佛山市第二十四小学佛山市第二十五小学同济小学鸿业小学佛山市城南小学佛山市第三十三小学冠华小学人民路小学佛山市第五小学佛山市铁军小学佛山市第十三小学白燕小学-中学石门中学石门实验学校佛山市第一中学南海实验中学南海第一中学佛山市华英学校佛山市第二中学佛山市第三中学荣山中学佛山市第四中学汾江中学佛山市第十中学佛山市第十一中学佛山市第十二中学佛山财经学校九江中学桂城中学佛山市禅城实验高级中学南海中学高明一中佛山市高明区纪念中学高校本科院校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南方医科大学顺德校区广东财经大学佛山三水校区佛山科技学院广东东软学院-专科院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南海校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广东理工职业学校南海校区佛山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佛山作为中科院与广东省全面战略合作重点示范市,积极开展与中科院的战略合作,共建中科院佛山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已建成6个专业中心和3个创新平台,开展合作项目313项。启动“中国南方智谷”建设,已有广东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等10个科研项目签约入驻。2019年末共有各级工程中心 3079 家,其中省级工程中心预计为800 家,市级工程中心 1123 家。高新技术企业预计为 4873 家。新增省级工程中心预计为 90 家。全年获省级科学技术奖励 17 项。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 16887 件,授权量 4582 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 2 件。

2019年末共有文化馆6间,博物馆(含民办博物馆)23 间,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62 所。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 6 所,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 1140.99 万册。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 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 100%。

国家一级图书馆:佛山市图书馆、佛山市禅城区图书馆、佛山市南海区图书馆、顺德图书馆、佛山市高明区图书馆、佛山市三水区图书馆

佛山是闻名的“武术之乡”,是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明初,佛山武术已相当普及。清末民初,佛山武术流派纷呈,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的武术名家和武术组织,并通过各种途径走向世界,世界上广泛流行的蔡李佛拳、洪拳、咏春拳等不少拳种和流派其根都在佛山,著名武术大师黄飞鸿,咏春宗师梁赞、叶问,影视武打明星李小龙等祖籍及师承亦在佛山。2004年,佛山被授予“武术之城”称号。

2019年末共有体育运动场地面积 1997.72 万平方米,人均体育运动面积 2.53 平方米。全年佛山市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13次,获奖牌 38 枚;参加国内单项比赛 70 次,获奖牌264枚。

2019年末共有卫生机构 2097 个,其中医院 127 个,妇幼保健院4 个,卫生院 6 个。卫生机构实有病床 38085 张,每千常住人口实有病床数 4.67 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 58215 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20937人。每千常住人口拥有执业医师(助理)2.57 人。

佛山第一份报纸《汾江日报》关于佛山历史上的第一家报纸,1929年国民党南海县政府所编《南海县政季报》第一期曾作如此记载:“人口十余万,百乡环绕,工商荟萃之佛山市镇,既无一日报,以为地方之喉舌……有志之士忧之。民元(1912年),乃有邑人梁宪廷氏办汾江日报。”从1918年到1949年的31年期间,佛山前后共出现过12份报纸,既有民办的,也有官办的。

2017年,佛山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2019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19年统筹强化监督(第一阶段)黑臭水体专项排查情况,佛山被列入“黑臭水体消除比例低于80%的城市名单”,消除比例为75%。

禅城区境内通用粤方言。南海区境内除和顺镇(已并入里水镇)、松岗镇(已并入狮山镇)个别村的极少数人操客家方言外,主要使用粤方言

。高明区境内主要使用粤方言。顺德区境内通用粤方言。佛山市主要讲粤语,客方言仅通行于三水、高明、南海部分区域。南海绝大多数居民使用粤语,仅有和顺(鲁岗管理区北洲村、猛冲村)、松岗(唐联管理区燕溪村、显子岗管理区大坑村两镇)有约1000人使用客家话。按照特点的不同,南海粤语可分为五小片:①桂城片;②大沥片;③官窑片;④九江片;⑤沙头片。以上粤方言属于珠三角片(南番顺小片),但在桂城镇西约村岐阳里与健龙里、东二村的新村、叠南村的乐庆村有居民使用四邑片粤方言,但不足1000人。西岸为鹤山、高明所包围,语言较复杂,其中八村及六村的新地、下舍通行鹤山茶山话(茶山话归属暂不详)。顺德基本属于纯粤语区,顺德粤语可分为五小片:①大良片;②陈村片;③桂洲片;④龙江片;⑤均安片。其中龙江粤语接近四邑片方言。三水以粤语为主,客家话通行于部分乡村(如迳口、六和、大塘、范湖等),三水粤语分为5片:①西南片;②芦(荀)塘(大塘)片;③金(本)白(坭)片;④逵口片;⑤南(边)范(湖)片。高明多数地域使用粤语,只有合水镇西部官山、鹿田少数乡村使用客家话,使用人口约3000〜4000人。高明粤语大致分为3片:①以明城话为代表的中、西部方言,使用范围包括明城、新墟、更合等镇;②以西安话为代表的北部方言,通行地域包括西安、三洲、富湾各镇;③以人和、杨梅为主的南部方言。

佛山是珠江三角洲的“美食之乡”,粤菜发源地之一,属粤菜之中的广府菜,用料丰富,选料精细,技艺精良,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擅长小炒,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温恰到好处,还兼容许多西菜做法,讲究菜的气势、档次。顺德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称号。

佛山有许多小吃,如佛山扎蹄、佛山公芝麻饼、大良野鸡卷、大良磞砂、大良姜汁撞奶、炸牛奶、双皮奶、小凤饼,南海鱼生、大福饼、九江煎堆、三水狗仔鸭、水晶饺、甘笋蒸饼、西樵大饼、佛山九层糕、石湾鱼脯、佛山柱侯酱、蚕蛹、 白糖棉花糕、应记云吞面、金源酒家甘笋蒸饼 、汾宁白糖棉花糕、大可以状元及第粥、盲公饼、高明濑粉等许多小吃。佛山人根据不同的地方的特产与口味,创制了许多风格各异的美食菜点。佛山的柱侯食品,顺德的“凤城(大良)炒卖”,声名远播。佛山的许多小吃,如佛山盲公饼、大良蹦砂、扎蹄,大良野鸡卷、炸牛奶、蹦沙、南海鱼生、大福饼、九江煎堆等皆名闻遐迩。

佛山是“南国红豆”粤剧的发源地。诞生了粤剧艺人的代称——“红船子弟”和粤剧最早的戏行组织——琼花会馆。民间自发组织的粤剧演唱“私伙局”是佛山文化的一大特色,至今长盛不衰。每年一度举办的琼花粤剧艺术节,使佛山呈现“红船泊晚纱,万人看琼花”的盛况。

商品分类/佛山.txt · 最后更改: 2022/05/10 18:08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