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每个问题一个最好的答案

最方便的ChatGpt使用方法

能不能说“阮族乐器是历史仅约60年左右的仿古乐器”?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1 个回答

admin - 书生,情报局长
可以这么说。古代的阮咸本来就没失传,月琴、秦琴和阮咸自古就是一回事。而现代的阮族乐器从设计初衷上就没想继承这个传统,基本是仿照西方乐器为交响合奏而重新设计的。现代的阮族乐器除了占了阮咸的名字和仿了人家相貌外和古代的阮咸没有直接关系。

首先,“阮咸”这个名字被安到一个乐器头上是唐代文人干的事情。用人名来叫一个乐器其实是一件挺怪异的事情——请想象一下不说“拉大提琴”而说“拉马友友”,不说“我讨厌大提琴”而说“我讨厌马友友”的情形。至于唐朝文人为什么要这么干,大家可以移步我的另一个回答,这里就不讨论了。但可以想象这个怪异的名字在文人以外的老百姓中恐怕不那么好接受——尤其,如果隔壁家大爷刚好姓阮,那就万万不可接受了。所以民间一般把阮咸类的乐器称作"秦琴"或者“月琴”。叫“秦琴”是"秦琵琶"一词的简化。成书于唐代的《通典》有载“阮咸,亦秦琵琶也”。叫"月琴"是因为那圆圆的音箱像满月。成书于宋代的《乐书》有载“月琴...晋阮咸造也”(虽然月琴其实不是阮咸所造,但这记载充分表明宋人心目中月琴和阮咸实际是一个东西)。这种一致性一直延续到清末,成书于1915年的辞源解释阮咸时也说“形如今之月琴”。而在清代,月琴才是这类乐器最常用的名字。《清稗类钞》中记载“月琴……本名阮咸,亦呼曰阮。”可见当时阮咸这个名字已经不用了,阮这个简称算是别名,月琴才是正名。明白阮咸、秦琴和月琴其实都是一个东西,你就会发现它还广泛存在于民间音乐中。下面一张图咱们回顾一下月琴的演变:

现在常见的短颈月琴具体产生时间已不可考。但应该和月琴在戏曲伴奏中担当主奏乐器有关。为了声音穿透力好,戏曲中的月琴只使用高音区演奏,所以就把低把位部分截去。短颈月琴和长颈月琴只有一个变调夹的差别。

从乐器制作上讲,琵琶要用昂贵的硬木背板,三弦要用昂贵的蟒皮,而做一把月琴并不比做一个家常的木盆麻烦多少。从演奏技法上讲,琵琶指弹,右手五根手指都要苦练,三弦无品,左手音准也要苦练,而月琴右手一根拨子,左手有品可按,十分好学。所以月琴其实是东亚东南亚流行度最高的弹拨乐器,其变体也比琵琶三弦要多:

民间各式各样的月琴/阮/秦琴阮咸类乐器的演奏传统也很丰富。阮类乐器明清以来的最大发展就是律制自由。阮类乐器从明代开始逐渐减少弦数,先是四根弦分两组定两个音,再逐渐减少到只用三根弦或两根弦。弦数的减少伴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 17 关注
  • 0 收藏,577 浏览
  • 转转 提出于 2022-07-16 01:27

相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