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每个问题一个最好的答案

最方便的ChatGpt使用方法

茯苓泽泻汤和五苓散的应用区别在哪?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1 个回答

admin - 书生,情报局长

茯苓甘草汤此厥阴伤寒发散内邪之汗剂。凡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后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此方本欲利水,反取表药为里症用,故虽重用姜、桂,而以里药名方耳。厥阴伤寒,先热者后必厥,先热时必消渴。今厥而心下悸,是下利之源,斯时不热不渴可知矣。因消渴时饮水多,心下之水气不能入心为汗,蓄而不消,故四肢逆冷而心下悸也。肺为水母,肺气不化,则水气不行。茯苓为化气之品,故能清水之源。然得猪苓、泽泻,则行西方收降之令,下输膀胱而为溺(开三焦水道)。桂枝、生姜,则从辛入肺,使水气通于肺,以行营卫阴阳,则外走肌表而为汗矣。佐甘草以缓之,汗出周身,而厥自止,水精四布,而悸自安。以之治水者,即所以治厥也。

凡厥阴之渴在未汗时,太阳之渴在发汗后。如伤寒心悸,汗出而渴者,是水气不行,而津液又不足,须小发汗以散水气,故用五苓。伤寒心悸无汗而不渴者,津液未亏,故可用此方大发其汗。五苓因小发汗故少佐桂枝,不用生姜用白术者,恐渍水入脾也。此用姜、桂与茯苓等分,而不用芍药、大枣,是大发其汗。佐甘草者,一以协辛发汗,且恐水渍入胃也。厥阴厥而不利,与见厥复利者,因热少而不能消水,水渍入胃,故仲景言其症而未及治法。与本方汗之则利自止,是下者举之之义也。本方为汗家峻剂,与麻黄汤义异,而奏捷则同。因水气在心下而不在皮毛,故不用麻黄;悸而不喘,故不用杏仁;且外不热而内不渴,故不用小青龙。仲景化水发汗之剂,不同如此。

按伤寒汗出而渴,是伤寒、温病分歧处,大宜着眼。要知不恶寒反恶热者,即是温病;有水气而心下悸,尚是伤寒。若无水气,则五苓燥热,即温病发火之药矣。

茯苓泽泻汤(茯苓半斤,泽泻四两,甘草二两,桂枝二两,白术二两,生姜四两)病人是“胃反,吐而渴欲饮水”,正好可与上面的注解互参。胃反是胃无阳,还要注意茯苓泽泻汤中茯苓和泽泻剂量还有煮法。

仲景治病,有是证用是药,明白这个道理一些基本药物的用法就会了。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 14 关注
  • 0 收藏,856 浏览
  • 转转 提出于 2022-07-15 11:36